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3月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两会特刊 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中外妇女招待会上的致辞 让好家风变成生活常态 最高法发布四起侵犯 妇儿权益犯罪典型案例 小记者采访 孙丽英委员:戒除网络粗俗用语 还青少年晴朗网络空间 用平等权利向“妇女节”致敬 她声音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平等权利向“妇女节”致敬

□ 佟吉清

沐浴全国两会的春风,“妇女节”如期而至。声声温馨祝福在耳畔缭绕,各样礼物晒爆微信朋友圈,商家促销战更是提前打响。值此狂欢盛宴启动的时刻,沉浸在愈演愈烈的消费浪潮中,我们必须铭记这个节日确立的初衷和本意——为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世界奋斗不息。

古语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妇女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女工要求获得选举权、改善工作条件、禁止使用童工、增加工资而进行的抗争。次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决定,为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从那以后,每一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那些为争取妇女权益勠力前行的先驱,褒扬妇女为文明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庆祝妇女运动所取得的成绩,呼吁全人类对妇女问题予以持续关注,以期“面包”更香甜,“玫瑰”更绚烂,世界更美好。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穿越百余年岁月长河,伴随文明前行的脚步,追求男女平等的共识不断增强,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大幅提高,生存与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她们拥有的权利已远远超越缠足时代人们的想象,“面包”和“玫瑰”也都被赋予更丰富、更厚重的内涵。不久前颁布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让受害妇女儿童受到公权力的强大保护,为妇女扎紧反家暴的“篱笆”,在我国维护妇女权益法制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这个“妇女节”献给“半边天”最珍贵的礼物。

今年的“妇女节”又和全国两会相逢,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发展妇女事业提出明确要求: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不少代表委员建言献策聚焦妇女议题,致力于解决制约妇女全面发展的瓶颈问题,依靠顶层设计推动性别公正,为赋权妇女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努力使妇女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而那些闪动在最高议事殿堂的女代表、女委员的身影,昭示着女性的智慧、能力和贡献得到了全社会的瞩目、认可和支持。

在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世界主流的语境下,“妇女节”还应该是一面镜子,在光耀妇女力量的同时,比照我们距离性别公正还有多远的距离,检视达成机会平等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近日流传着以“女生节”取代“妇女节”的聒噪,理由是,只有“女生”才是“年轻貌美的、惹人怜的、值得呵护疼爱的对象”,“妇女”则“年老色衰,没有性魅力”。这种“女生”和“妇女”一字之差的误读,透露出对后者的污名化,折射取悦男性的依附心理,由此对女性身份的极力排斥,对“妇女节”的不认同,恰恰提醒我们:“实现男女平等”从“纸面”到“地面”,仍有漫漫长路要走。

促进男女平等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抵达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既需“积跬步至千里”的耐心,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争取。七十多年前,丁玲在《“三八节”有感》中追问:“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高擎平等的旗帜,把尊重妇女当作信仰,将维护妇女权益的观念植入人心,用平等权利向这个节日致敬,让男女共同创造并平等分享所有的一切,“面包”和“玫瑰”一个都不少。彼时,“妇女节”让位于“女生节”的杂音,也才会被彻底丢弃于历史的尘埃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