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村官和培训老师在培训现场热烈互动。 (哈尔滨市妇联供图)
□ 胡松涛
哈尔滨市辖九区九县(市),总人口1063万,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9.15%。在512万农村人口中,农村妇女人数占比将近50%,但是,哈尔滨市农村女性参选参政的比例一直不高,截至2014年换届前,全市1884个行政村中,女书记只有61人、女村主任只有27人,占比只有4%。
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优秀女性人才参与到村务管理和建设中,也为妇联组织如何提高农村妇女参政意识和参与社会民主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挑战。
为推动更多的农村妇女站到带领一方群众发展致富的舞台上,赢得促进性别平等的更多话语权。2014年,哈尔滨市妇联以“导师制”培训模式为创新举措,实现了农村女性担任村“两委”正职比例的历史性突破。具体做法如下:
参选前引入导师模式、个别重点指导
参选前,除了尽最大努力赢得各地党政领导支持,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外,还对1800余名村妇代会主任进行了“地毯式”培训。
对于培训,市妇联下发了《哈尔滨市农村女性人才能力提升导师制培训工作方案》,2014年8月,哈尔滨市农村女性人才能力提升导师团正式成立。
在导师对接仪式暨座谈会上,市妇联授予8位导师聘任证书。导师团成员涵盖法律法规类、媒体宣传类、妇女工作类、农业经济与营销类、演讲礼仪类等各领域。
导师们现场为有志参加竞选者“问诊开药方”,围绕她们的优势劣势和自身特点,给予了积极鼓励、实事求是的分析及建议,座谈会成了导师培训学员参选参政的第一课。随着“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建立,哈尔滨市妇联为农村妇女参选参政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个性化智囊服务,量身打造参选参政能力拓展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积极参加换届选举与竞选演讲”“冲突的有效调节”“女性领导力与团队建设”等实用讲解和实战演示。进行了参选现场情景模拟、竞职演讲、提问答辩,亲属思想工作等形式灵活多样的训练使候选人们参选热情高涨。一位女村官顺利当选为村支书记后回忆说,当初感觉对手太强,信心不足,是导师的指导和姐妹们的鼓励,使她克服了自身心理障碍勇敢站出来,最终一举当选,改写了当地从来没有女村官的历史。
对参选意愿强烈并具备基本条件的初次参选人员集中进行参与式培训,并开展一对一、八对一的定向辅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制培训个性化鲜明、针对性强、解决实际问题及时有效等优势。导师们像带研究生一样,从熟悉政策导向、调整参选心态、分析自身情况、典型成长引领、竞选演讲技巧、带动村民致富等多个角度进行备选指导培训。同时帮助理清思路、给出参选策略的建议。
方正县天门乡太平村的李晓媛,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先后被选为村妇代会主任和村党支部副书记。培训中导师们发现她有强烈的参选愿望,导师现场鉴于她的年龄和阅历确定参选目标思路,建议她参加村党支部书记竞选,充分发挥自身掌握科学技术的优势,争取更多村民的支持。晓媛成功当选后,带领村民种植富铬益糖大米并获得国家技术认证。
参选中对重点参政参选人员进行场外指导
充分发挥导师团的指导作用,尤其对参加过换届培训和市妇联重点扶持培养的人选进行跟进指导,第一时间了解她们所在村换届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指导她们参加“两委”竞选,竞选过程中遇到诸如“竞选对手承诺修路修桥还免三年水费,我怎么应对?有的人觉得我是女的瞧不起我,家里人也有点想法,我怎么去做工作?”的问题,会随时与相关方面导师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得到指导。
在导师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黑龙江省妇联编撰的《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参选参政100问》一书第一时间发放给候选人,在备选阶段从政策、知识、技能等方面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指导。并指导基层同步做好村妇代会主任的换届选举,实现了哈尔滨市村妇代会主任100%进村“两委”的参政目标。
经过努力,1884个村中共有107名优秀女性脱颖而出,成功当选,村级组织女性正职职位达到119个,实现了农村女性担任村“两委”正职的历史性突破。
当选后提升培训层次、成立女村官联谊会
将女村官培训纳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培训系列的主体班次。2015年3月,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在市委党校首次举办女村官培训班,全市 53名优秀女村官参加了这次培训。多位导师和省妇女干部培训学院的老师们重点就互联网+农业、农产品销售等进行了辅导。
为促进女村官队伍健康快速发展,哈尔滨市妇联成立了女村官联谊会。近一年的时间里,大家在联谊会这个平台上开展了村务管理交流、宣传和销售农产品、参与公益慈善项目等多项活动。联谊会成为女村官交流工作、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平台。
导师团成立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在助力农村女性人才参政议政、培养和提高优秀农村妇女政治素质和参政意识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导师制培训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换届选举中,更建立起了师生之间长期、稳固的交流指导关系。
(作者系哈尔滨市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