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张的生活当中,偶尔地脱一次轨,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用最长的耐心去等待食材与水的灵魂交汇嬗变成一锅汤,也是一次小小的绵长的幸福吧。
■ 莫兰
天寒地冻时节,最贴心贴肺的是什么?不是恋人滚烫的情话,不是暖手的小火炉,而是一碗用时间慢慢熬煮而成的老火靓汤。热热地顺着嗓子眼儿一路滚下去,心肝脾肺肾无不安慰妥帖,甚至短暂地忘却了红尘。孤独美食家村上龙就因为“不由地忘记了朋友,忘记了他的痛苦,他的烦恼,一切的一切都忘了,只顾喝着我的汤”,而感慨“好喝的汤是很可怕的”。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子的汤”,足见“汤”在厨师烹饪技艺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喝汤可以使人通达顺畅、滋润健康,舒坦了肠胃,也怡养了性情。汤的至高境界,当然非老火靓汤莫属。在我这个广西人看来,疙瘩汤、胡辣汤、酸辣汤、西红柿鸡蛋汤之类浮皮潦草匆匆烹就的都算不得汤入不了汤谱,只有老火煲出的,才能称之为“汤”。这或许就是两广人的一种执念吧。
都说“食在广东”,广东人很注重吃,对老火靓汤更是情有独钟。不仅家家都会煲汤,甚至有“不识煲汤煮糖水的女仔嫁不出”的说法。有人以为这是矫情,又或是贪图口腹之欲,其实不然。原因在史书中曾有记载:“岭南之地,暑湿所居,粤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故饮食中不可无汤”。这便是中国人顺应天时的饮食智慧——例如川云湘赣,食必辣,以驱寒气;而岭南为暑湿之地,一食一饮自然无不围绕着清热解毒祛湿败火。
要煲出一锅靓汤,器具很重要。砂锅是不二之选,电压力锅之类还是靠边站吧。砂锅的特点是导热性较差,但是这不但不是缺点,反而成为最突出的优点——可以使锅内的食物和汤汁长时间地保持在微微沸腾的状态,由于火小,时间又长,最后可以使肉质软烂,汤汁鲜美,别具一番风味。
一般说来,不讲究的人煲什么汤都只用一只锅,讲究的人那就没谱了。我听说过最夸张的是,某位广东朋友家中居然有十几个汤煲,有煲鸡的、煲鸭的、煲猪的、煲药膳的,各司其职,就为了不串味儿。而且他家炖完后只喝汤,所有的食材都是要倒掉的。他也并非土豪,只是对生活有极致要求而已。
选好锅之后,接着是准备食材。老火汤的主料多为肉类食材,鸡、鸭、排骨、猪蹄等,辅料常见粉葛、剑花、鸡骨草、甘草、薏米、海带、冬瓜、木瓜、莲子、苦瓜、人参、雪莲、虫草等。
肉类要先切成合适的大小,放入盆中,用长流水冲洗一会儿,既可以去除血水,又能去腥、除杂质、让肉松软。之后用水将其浸泡1个小时,然后冷水将肉下锅,煮至沸腾。我一般会提前另起一口沸水锅,这时将肉与作料放入——这是为了不让肉变冷,一冷一热容易使肉质变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先放盐,因为它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出锅前放最佳。
水要一次加足,中途加水会影响汤品的味道。研究发现,原料与水的比例不同,汤的色泽、香气、味道也会各异,以1∶1.5最佳。如果实在不得不加水,也必须加沸水,以免锅内温度发生变化。
至于火候,通常先用大火煮沸,将肉类中的血沫逼出,这样汤才不会浑浊。水大开之后,用接近炉心的小火慢炖。切忌火力忽大忽小,以免粘锅。
经过慢慢煲煮,汤就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要煲出一锅好汤,时间比食材更重要。“老火”之“老”,在于“煲汤时间长,火候独到”,需要两三个小时慢慢熬,是名副其实的“功夫汤”。它的难得,不过在于煲制它所用的最昂贵的材料,并不是任何一种食物,而是时间。现代人,最缺的就是时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现在,生活在“加急时代”的我们,饮食“快餐化”,娱乐“快餐化”,阅读“快餐化”,甚至连感情也在“8分钟聚会”“闪婚”等概念下被“快餐化”,静不下心来翻一本书,写一页纸,喝汤都牛饮不知其味,更不要说花费几个小时去煲一锅汤了。
快生活的结果,就是把健康卖给了时间和压力。其实,在紧张的生活当中,偶尔地脱一次轨,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用最长的耐心去等待食材与水的灵魂交汇嬗变成一锅汤,也是一次小小的绵长的幸福吧。
每每诚心守候一锅汤时,我总想起“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事儿都是徐徐缓缓”的金庸先生那几句话:“人要善于有张有弛。武打小说打一会儿,就要吃饭,谈情说爱,不能老是很紧张,要像《如歌的行板》韵律一样,有快有慢。这样对健康很有好处。”老爷子就这样慢悠悠地煲了91年的滋味人生。是吧,慢,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