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月10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周刊 万象 火爆相亲看“乡约” 农业新技术 苗绣达人:传统也要创新发展 爱心图书情暖留守娃 农村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认识误区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苗绣达人:传统也要创新发展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史玉根

初次看到一款款绣着鲜艳图案、传统特色与时尚气息相融的精美服装,很难相信它们是由一位只上过小学的“70后”苗族妇女设计的。不过,听完这位妇女描述其创作过程和诸多细节之后,这一怀疑被打消了。

刘英,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马号乡村民、古苗疆刺绣工贸公司董事长,兼苗绣设计师,每年,她的公司要生产七八百件不同款式的苗绣成品,大部分是她亲手设计的。和记者看到的一样,这些成品与传统苗绣稍有差异。

“我觉得传统的东西要传承发展,要形成产业走入市场,就必须创新,加入一些时尚元素。”刘英说话声调不高,但语气十分肯定。

坐在记者面前的刘英,身着一套色彩艳亮的苗族盛装,一脸甜甜的笑容,说话轻言细语,没有企业家的豪气,更像一个灵气十足的邻家小妹。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创业过程,说起对传统创新的看法,她兴致勃勃,滔滔不绝。

经营古旧绣品,提升鉴赏品味

苗绣是中国的优秀传统名绣之一,数千年来,苗家妇女代代相传,用灵巧的双手,通过20余种工艺,绣出了独具特色的绣品,每种绣法工艺各异,图案古朴雅致,堪称中国刺绣工艺类一绝。

和许多苗族女孩一样,刘英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跟外婆和妈妈学习苗绣和画画样。她对这一传统手艺不仅情有独钟,而且似乎很有天分,许多成年人都难以驾驭的技法,她看几眼就学会了。由于家庭贫困,她读完小学就辍学了,一边继续学习刺绣,一边帮父母料理家务和农活,有时还帮别人画花样,赚钱补贴家用。十几岁的她已然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绣娘和画手。

2000年,刚刚当妈妈的刘英说服丈夫,向银行贷款两万元,开始做苗绣生意——像其他“苗绣贩子”一样,在当地村寨和苗绣交易市场收购旧绣片和苗衣,大包小包地背到北京等地的古玩或旧货市场销售。

刘英坦言,自己经营苗绣是迫于生计。当时,她丈夫在村里当会计,工资很低。“许多老绣品相当珍贵,卖一件少一件。如果我有钱,是不会卖的。”事实上,她后来赚了一些钱后便果断放弃了这一生意。

20世纪初,做旧绣品生意的人很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与一些同伴不同的是,刘英除了熟练的业务技能,还具有灵活的商业头脑。她知道,一个好故事往往能提高收藏品的价值,所以每次推销一件绣品,她会把她的来历和图案寓意,娓娓道来。为了和外国收藏者打交道,她还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同在一个地方做生意,她的顾客特别是回头客总是比同伴要多一些。

在北京几年,刘英除了赚到第一桶金,还结交了一些收藏界、民俗文化界和时尚界的朋友。和他们交流,她的眼界扩大了,鉴赏品味也有了很大提升。这在她后来的事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融入现代元素,创新传统苗绣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供需情况的变化,旧绣品收藏热,渐渐被新苗绣成品的消费所取代。相比前者,后者市场空间更大,可持续性更大。刘英当然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在许多同伴还在做旧绣片收藏生意时,她把目光转向了苗绣服装,先是为服装产商提供绣片,后来,她学会了裁缝,开始自己设计苗绣成衣。

刘英小时候就画绣片花样,对成品设计并不陌生,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上了路。她告诉记者,为了设计出一个好的图案、一款新样式的服装,她往往要绞尽脑汁,甚至在吃饭、睡觉时还在琢磨。为了给自己充电、跟上时尚潮流,她除了看书、上网学习,还观摩了国内许多高级别的刺绣博览会,甚至还自费去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等地观摩工艺品博览会。近年,她设计的绣品获得了多项省、市级奖励。

与绣品收藏不同,苗绣服装生意面对的是现代消费者,设计者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喜好。传统苗绣不同于其他名绣的特征之一是以规整的几何图案为主,但刘英发现有动物图案的绣品更生动、更有喜庆色彩,也更好卖,于是,她在自己的设计图案上增加了动物的刺绣。“动物不吉庆、绣得不活泼,消费者也不喜欢,比如,凤的尾巴向上翘一点就比耷拉着更活泼。”刘英举例说。

在一些人看来,传统与创新容易产生矛盾,创新不当或过头,会有损传统的纯正性,有人甚至认为,传统的东西没必要创新。但刘英不以为然。“从艺术上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实用上来说,传统的东西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被广泛认同,才能传承下去。”她说,苗绣既然要走市场,就要考虑现代消费者的需求,适当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否则产品就卖不出去,产业就做不大。

当然,对传统苗绣的底线,刘英始终保持着一份敬畏,比如,一些制作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量使用机织,而刘英的产品仍然坚持手工制作。“不像机绣,手工绣出来的苗绣更有灵性和生命。”刘英说。

做大苗绣产业,带动妇女就业

凭着以前做绣片生意积累的人脉关系,她的成品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原来零散收购方式和自己加工制作,远远不能满足业务需求,于是,她开始找当地绣娘直接订货,让她们按自己提供的设计图样做绣品。

2013年,刘英在施秉县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古苗疆刺绣工贸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民族刺绣、民族服装设计、服饰加工等等。她的苗绣成品从此有了自己的品牌。

就在这一年,贵州省政府和省妇联推出了“锦绣计划”,明确以市场为导向,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并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和许多妇女手工业实体一样,在当地政府和妇联的帮助和扶持下,刘英的公司进入快车道。2013年,她公司的营业额为230万元,2014年上升到280万元,2015年突破了300万元。公司旗下的绣娘数量也年年递增,由最初的十多名增加到如今的数百名。

苗绣的发展对绣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绣娘特别是年龄大一点的绣娘,技能和观念有点老旧,跟不上时尚。为了使她们更新观念,提高技能,这些年,刘英与当地政府扶贫办、妇联联合组织了多次免费培训。每次培训,她都要亲自授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给绣娘们传授创新理念。

除了培训成年绣娘,在寒暑假期,刘英还会组织当地一些女孩子学习苗绣,培养苗绣后备军。她告诉记者,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学刺绣,特别是绣得好的女性越来越少,如果不加紧培育,她担心以后苗绣人才会出现断代,危及苗绣的传承。

如今,刘英一家甚至她的家族早已脱贫致富,不过,她表示还会继续创新,把他们的公司做大做强,促进贵州苗绣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村妇女特别是贫困妇女就业增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