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2月19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军旗飘飘 为荒凉的戈壁滩增添一抹新绿 铁骨柔情“女汉子” “战地家书”字字千金话忠诚 女兵陆郁:俏妹子的型 女汉子的芯 电磁空间“女猎人”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荒凉的戈壁滩增添一抹新绿

——追记援边支教好军嫂余瑞丽

□ 中国妇女报记者 王慧莹

□ 袁保明 欧明校

这里有条河,流经大美的博斯腾湖后再流向罗布泊,滋养沿岸广袤的土地。人们为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孔雀河。

这里有种树,在漫漫黄沙、浩浩戈壁滩上,以不屈不挠的姿态傲然挺立着。人们称它为“英雄树”——胡杨。

这里有一个人,从热闹的大都市走来,长年在贫穷偏远的乡村支教,把青春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少数民族孩子们。同事和学生们感动于她的美丽和坚韧,亲切地叫她“雪莲花”。

“雪莲花”名叫余瑞丽,是边疆支教老师,也是二炮某部上士韩安静的妻子。两年前,她在给学生补课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弥留之际,她恳求同事向丈夫转达遗愿:“假如我走了,让他把我的骨灰撒到孔雀河……”

给孩子们撑起一片绿荫

2008年3月,余瑞丽还是兰州城市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一次网上作业课,简易的土坯屋内一群孩子上课的视频,吸引了她的视线。

望着孩子们那求知若渴的眼睛,望着那一双双紧握铅笔冻得发紫的小手,她心中一阵悸动。这让她想起了第一次赴西部边陲看望未婚夫时,在那里的车站见到的一幕:一名头戴纱巾,手拿塑料袋的小女孩,蹲在垃圾堆边拣废品,本该握铅笔学写字的小手,却满是油污……

那时,她就暗下决心: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2010年,刚毕业的余瑞丽响应国家“西部计划”号召,来到遥远的边疆,成为一名援边支教老师。

支教的学校地处戈壁深处,自然环境恶劣。学校的基础设施十分简陋,破旧的桌椅经常蒙上一层尘土,水泥加油漆制成的黑板,粉笔灰与沙尘同落。“硬件”如此不堪,而家长们教育观念的“软件”也有些落后。今天,会有孩子跑过来说:“老师,明天开始我不来上学了,我要去放羊了。”明天,又有学生来辞别:“老师,我又有一个弟弟了,我要在家看着他,不能来学校了。”面对这些困境,余瑞丽虽感无奈,却决不言退。她在放学后主动到学生家中去和家长沟通,劝说家长让孩子继续上学。看到这位文弱的汉族姑娘这样不辞辛苦为了他们的孩子,纯朴的少数民族群众也报以真情。5年来,经她辛勤家访和动员,从辍学路上重回课堂的孩子共有30余名。

为了让孩子们在求知的同时健康快乐地成长,她还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心理学知识,并且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证书。于是她又多了一份担当,成了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和心理辅导员。这些岗位并无任何报酬,她只想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心灵的绿荫,让他们拥有更加蔚蓝、更为广阔的天空。

你的脚印就是我的足迹

“你说你是盐碱滩上的芨芨草,恶劣的条件只会使你更坚忍,你的存在只为保卫沙滩水分。我佩服你,并永远跟随你。”这是她在自己日记扉页写给丈夫的感言。他叫韩安静,也是在戈壁边陲当兵。

两人的相识,缘于一次偶然邂逅。余瑞丽出生的地方,也是贫瘠的乡村,那里有一所小学,上大学时,她每逢寒暑假都去那里给孩子们上课,普及计算机知识。

那天,正在教室里讲课的她,不经意间看到窗外有位穿军装的人,手持铁锹平整着坑洼的路面,汗流浃背。下课铃声响时,孩子们冲出教室,围住那位军人,有的帮他擦汗,有的递上水瓶。有人还开玩笑说:“韩叔叔,路修好了,余阿姨的脚就不会再扭了。”

那一刻,两人只是对视无语。她却已被这位军人的质朴善良深深吸引,他也因她的纯真无瑕而心生好感,两颗陌生的心慢慢贴近。

两人相识不久,韩安静由雪域高原调往大西北。他在给她的信中写道:“这里有风,这里有沙,这里更有军人的战位,正因为有我们在这里,才有了都市的繁华。在我们的大山里有这样一句话,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远方的你能读懂吗?”

虽然她的脑海没有大漠戈壁的具体概念,但她懂得他的艰苦和奉献,理解他的选择。她在回信里写道:“我知道你从事的是最光荣的职业,也是最神圣的工作,我愿长期陪伴你,与你共同承担风雨……你的脚印就是我的足迹。”

翌年暑假,她踏上了西行列车来到西部边陲。在这里,她见到了军营,见到了沙漠,还有那路旁捡垃圾的少数民族孩子。在这里,她也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只有荒凉的大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因为他和他的战友们都是一脸阳光,无怨无悔。她暗下决心,也要像他一样到西部来,陪伴他,同时也会用自己的青春,为荒凉的戈壁滩努力添一抹新绿。

美丽雪莲悄然凋谢

支教两年后,她与心爱的人携手迈进婚姻殿堂。那天,没有漂亮的婚纱,也没有艳丽的鲜花,只是在部队饭堂举行了一个简单仪式,但她却笑得很甜。

然而,2013年3月10日晚,不幸发生了,在给学生补课途中,余瑞丽遭遇严重车祸,不幸遇难。

如今,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她的照片被挂在学校走廊里,隔空相望,昨天的点点滴滴仍那样清晰。她依旧神采奕奕,她是那样受学生爱戴,是少数民族孩子们心目中的“汉族妈妈”;她又是那么敬业与勤奋,是支教队伍中的典范。这些不仅来自她的聪明与勤奋,更来自她对教育事业和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

学校的同事杨老师,含泪道出余瑞丽的一个未能了却的心愿。

她一直想给丈夫生个小宝宝,但支教工作太忙,夫妻见面太少,未能如愿。好不容易怀了孕,却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过于劳累而流产。就在去世的前一天,她还为这事而深感愧疚,说是等带完这届六年级的课,就能轻松一些,“明年就可以给他生个胖小子!”可是余音还在,人已阴阳两隔……

一朵美丽雪莲,就这样悄然凋谢;一位好老师、好军嫂,就这样安静地远行。她的精神,却像胡杨一般挺立,令人敬仰,被人传颂。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