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王蓓
从被动等人上门求助、走到街头乡间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的“站柜台”“摆摊子”,到派驻志愿者驻点社区开展维权服务、不断在县区街道增设维权站点的“门店”“连锁”式,再到通过规范接访提高维权质量变事后救济为提前介入的“标准化”“介入式”,再到现在提供服务对象需要的维权方式、更关注维权体验的“场景维权”……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妇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关注妇女需求,不断聚合各种维权模式的优势,注重维权方式的升级换代,维权思路已经由“部门主导”的“1.0”更迭到“用户主导”的“4.0”时代。
今年母亲节期间,一场由马鞍山市妇联与市交通广播联合举办、为30名贫困母亲筹集善款的“爱聚力”慈善义卖活动,成了该市居民微博、微信上的转发热点。市妇联号召居民将家中的闲置物品带到活动现场义卖,活动当天,广播、新媒体平台实时跟进,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都是活动参与者拍摄的现场照片和感悟,爱心迅速升温,远远超过了预期效果。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爱心居民共同参与的切身感受,引得媒体争相报道。
“这是‘场景’在维权宣传中的首度试水,充分体现了‘场景’的力量,让用户在愉悦的体验中与妇联组织一起帮助贫困母亲,维护妇女权益。”近日,向中国妇女报记者回忆起活动当天线上线下的火热场面时,马鞍山市妇联主席许才珍依旧难掩兴奋:“所谓‘场景维权’,就是借助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通过提供‘看得见’‘记得住’‘可感知’的维权‘产品’,尽可能地让服务对象有一个好的维权体验。”
事实上,这种全新的维权方式,更多的是互联网时代技术手段上的革新,“真正的维权实践,仍是对过去维权工作的‘去粗取精’”,许才珍认为。
几年前,怀孕期间不慎摔倒,为了孩子不愿用药而导致残疾,却最终面临婆家背弃的马鞍山农村女孩李梅(化名),在市妇联和律师志愿者的帮助下,最终达成协议:双方离婚,男方给付李梅一定的生活补助金和医药费,并将自盖平房一间给李梅居住,婚生子由男方抚养。
这是马鞍山市妇联在“1.0时代”下乡“摆摊子”时期的成功维权案例,“每年200件左右的来信来访,件件落实,或许方式笨拙费力,却奠定了‘娘家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让求助者感受到了温暖,这样的个案维权如今依然坚持。”许才珍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
“维权志愿律师驻基层”活动则开启了妇女维权的“2.0时代”。
2012年5月,市妇联首次在下辖含山县妇联设点,每月两次邀请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律师坐班,为来访的妇女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随后,又推出“连锁”门店,向县区扩散这项工作。2013年,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妇女维权工作室“方锐妇女维权工作室”在雨山区平湖街道湖西社区命名挂牌成立,工作人员定期到社区为居民开展法律维权义务服务。现在,这种点状辐射的规模效应,早已让“驻点社区牵手维权”的工作方式,成为市妇联的维权品牌工作。
解决农村妇女“看不懂”法律、不清楚司法步骤的现实问题,向普通居民打开法律“窗口”的《维权案例汇编册》,是马鞍山市妇联在妇女维权“3.0时代”最引以为傲的成果。由法律专业人士集纳、遴选近五年来受理的包括离婚案、抚养案、赡养案等妇女儿童群体中惯常出现的矛盾纠纷案件,将晦涩的法律书面用语“翻译”成平实易懂的“大白话”,便于妇女“按图索骥”。3年间,这本大受欢迎的小册子已经复印了很多次。
从无到有,从重量到重质,从工作需要到用户需求,在如今的马鞍山,妇女维权工作不再是生硬的说教和帮扶。个案维权积累起来的“温度”融化人心,如网络遍布全市城乡的维权工作室,让居民不再“维权无门”,平易近人的宣传将法律知识内化成居民的个人素养。
“我们将继续调研‘用户’的关注点和偏好,设计出更多受欢迎的‘维权产品’,应用到维权实践中,让广大妇女享受‘维权4.0’带来的实惠。”马鞍山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