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驰
伍迪·艾伦无疑是个典型的“吃饭砸锅”型导演,这么多年来,他的电影基本都在拿自己所在的这个阶层开涮。
其镜头扫射的,多以神经兮兮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而精神基调,基本不脱存在的荒诞、已婚男女爱情的沉闷无聊。
他的电影显然也拍得极为省钱,许多部戏的主角,都是他老人家自己上马出演,或者是自己的朋友啥的。也没有什么特效、大场面,故事都发生在普通的生活场景。重要的是,他的电影的主要元素是对话,电影里的人基本都是絮絮叨叨的话唠,这客观上也能省去很多钱,因为电影中重要的道具就是嘴巴。
难得的是,伍迪·艾伦把自己这种鲜明的特色保持了这么多年。更难得的是,无论是电影市场还是观众,竟然能容忍他这么多年,让他任性地按照自己的路子一直拍到成了近80岁的爷爷。
不久前公映的伍迪·艾伦今年的新片《情迷失控点》,没有意外地,让人再一次看到了一部纯粹的伍迪·艾伦式的电影。
这一次,不但原来招牌性的元素都在,甚至变本加厉,电影的第一句话,主人公嘴里就冒出哲学家康德的名言,而电影的情节,也来自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名小说《罪与罚》的致敬。
在《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了一个在他眼中没有存在价值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而在《情迷失控点》中,大学哲学教授艾伯杀死了一个徇私枉法的法官。
但是,不要以为艾伯杀人是出于多么高尚、正义的理由,他之所以用毒药毒死锻炼后在公园长凳上休息的法官,不过是为了拯救他自认的无意义的人生。
一个活得极不自在的哲学教授,几段心猿意马的私生活,再镶嵌许多哲理名言,这,当然就是如假包换的伍迪·艾伦了啊。
不过,不用怀疑伍迪·艾伦对电影的诚意。
就像日子的好坏,不是金钱能完全衡量的,电影也如此,省吃俭用未必影响品质。像以前的伍迪·艾伦电影一样,《情迷失控点》故事讲得还是丝丝入扣,细节也非常精到,能让你全神贯注地看到主人公折腾到自己的末日。
我在香港太古广场AMC影院观看此片时,放映厅里,不远处的一个洋老太太不时笑得咯咯出声,而当走出影院,我自己也感觉这90多分钟一点不亏。
是不是被伍迪·艾伦的名气催眠了,才有这种感觉?我拷问自己。结论是,不是。
首先,片中的角色,不论主角配角,都散发着浓郁的气场,让人觉得教授就是教授,法官就是法官。尤其是饰演男主角艾伯的杰昆·菲尼克斯,用深邃善变的眼神和明显的大肚腩,将那个多数时候阴沉、间或亢奋的神经质哲学教授演绎到家了。第一次看菲尼克斯的电影,看到他上唇上的那道也算明晰的疤痕时,还以为是化妆,用以刻画和展现其独特和阴郁的气质。其实,并不是,真的感觉匪夷所思。或许,正是他的外形增加了他饰演的角色的力道。
此外,影片一如既往地流灌着一种令人难忘的东西,那就是,作为哲学教授的艾伯那折腾的命运。
用今天的话说,艾伯是不作不死的典型。本来,有风景如画的校园,有同行的好评,有学生的崇拜,还有投怀送抱的女教授,这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美国梦”了,但他就是不甘,就是抑郁,总觉得残缺,无意义。
终于有一天,与女学生吉尔在咖啡馆聊天时,听到邻座一个中年女子向朋友倾诉遭遇法官不公的对待,这让艾伯石破天惊般地发现,找到了生命意义的诺亚方舟。他决定,要去替天行道,除掉这个人渣法官。而最终,他也葬送了自己。
生活中,人,乃至国家,的确有一款不停折腾型的。他们与容易满足的芸芸众生不同,总有“生活在别处”的感觉,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种心理,当然可能是改进生活的动力,但也有可能不过是欲壑难填而已,最终被欲火烧死。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多数不越雷池一步,但旁观那不停折腾的主儿,看他们在欲望中打滚、毁灭,也还是心有戚戚焉的。而这,或许就是文学艺术的功用吧,让你在想象中体验一下别样的人生。
与伍迪·艾伦以往的电影有些不同,《情迷失控点》似乎有一些教化的意味。在某种意义上,它可说是一部“女生防骗指南”。
影片里,聪明的女学生吉尔被教授艾伯那种颓废、迷离的气质所吸引,抑或是被激发了女性的同情心,她一意要做歌德说的那“引导我们上升”的“永恒之女性”,为此不惜与男友闹掰,也要为艾伯“送温暖”,拯救艾伯的灵魂。
没料到,当吉尔发现是艾伯杀死法官,并敦促他自首时,艾伯竟然颇费思量地想置她于死地……
伍迪·艾伦大概在提醒那些善良的女孩子,不要被那些用哲学的理由来要死要活的人所蒙骗,他们都是自私的货色。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身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伍迪·艾伦当然了解自己的同类,所以,他的忠告,自然不可当耳旁风。
伍迪·艾伦宝刀不老。明年,他会给我们絮叨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