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提出“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要求“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类似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教育行政部门和青少年工作群团组织重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对家务劳动提出要求,对于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和劳动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仔细斟酌,对其中的某些提法我并不认同。
首先,“家里事情帮着做”——孩子本是家庭成员,一个“帮”显然把孩子排除在外了,很容易造成做家务劳动是父母的事而不是自己本分的错觉:做家务是帮父母做、做的是自己额外的事。这样的引导不可避免地产生孩子对家务劳动的排斥,甚至还会产生做点家务就会跟父母讨价还价的情形。
我曾组织过一项对天津市城乡1600余名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调查,结果显示:表示“愿意和大人一起干家务”的高达93%,“愿意学做家务活儿”的高达92.7%。分析表明,全家人共同做家务,“非常愿意”干家务活儿的比例最高达到70.1%,分别高出“妈妈为主”“爸爸为主”近20个百分点。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表示“非常愿意”做家务的中小学生的家庭中,从来没有“家务活相互推诿”情况的高达75.3%,而“很少有”“有时有”“经常有”有这种情况的分别为14.6%、6.0%、4.1%。也就是说,当孩子是家务劳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当孩子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时候,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参与的劳动氛围会对孩子的劳动意识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劳动教育。
其次,要求学校安排“劳动家庭作业”。——家务劳动本是家庭生活中自然发生的,由学校来“安排”是否意味着家长的作用被削弱了呢?家务劳动成了不能不做的“作业”,是否会导致孩子为了完成作业而作秀?如果学校作为要求者、孩子和家长都成了处于被动状态的被要求者,孩子还能产生承担家务劳动的热情吗?爸妈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劳动教育呢?在这个文件中指出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之一是“在家庭中被软化”,那么家庭教育以学校留作业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强化了吗?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其特点之一是潜移默化、家长以身作则。在劳动教育中,家长不仅是“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更应当是孩子的引领者、孩子家务劳动氛围的创造者。
针对天津市城乡1600余名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调查结果还显示:64.7%的孩子表示学校留过要求做家务的德育作业,从整体上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他们平时劳动时间并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在学校布置家庭作业这种“他律”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很难激发他们自身对劳动的热情,对于劳动习惯的培养作用并不显著;且容易让家长对这样的“作业”反感,也难免为了应付学校老师而弄虚作假,反而不利于家庭中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真正效果,应当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教育,即在“他律”基础上“自律”的成效,这是对社会要求的内化,把外在要求转化成个人的内在信念并指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就劳动教育而言,更需要家长以自身观念和行为对孩子进行引领,给孩子劳动的机会、为孩子创造做家务的条件、激发孩子自身的教育潜能,启发孩子在自我教育中达到对劳动的认识与行为水平的提升。家长尤其要做的是注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点滴小事上的劳动习惯养成,而不是督促孩子完成学校留的家务劳动作业。
再次,文件还提出“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要靠自身,不是学校可以转变得了的。但是学校要为家长提供支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鼓励家长主动挖掘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教育优势,而不是被动适应学校教育。这样才有可能使家庭与学校优势互补,“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总之,家庭中对孩子劳动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让他们把家务劳动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在劳动中感到“我是主人”“我觉得有意思”,面对劳动成果能够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才能促进他们在劳动中产生尊重劳动的情感,建立做好事情的自信,更多掌握劳动技能;只有在家长良好的身教和家庭环境的营造下,才有利于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劳动习惯——这才是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