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1年2月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阅读  在真正的田野中触摸当代中国的静脉 在时代底色上描摹女性的共性与不同 诗画集《备忘录》:一个外婆的诗与画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4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真正的田野中触摸当代中国的静脉

——评《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

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不仅在于城市的日新月异,同样在于保有活力的农村、稳定发展的农业。在《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一书中,作者曹东勃结合亲身调研与理论探讨,描绘了当代农村的生活面貌与生产面貌,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与“三农”问题的演变,并探讨了地方治理与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为我们寻找适合中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

■ 俞琏

从进城打工到下乡务农,选择成为“职业农民”能维持体面收入吗?为什么先离开农村的一般是男性,回乡后更怀念工厂生活的却是女性?大城市是否需要配套农业,农业规模经营又该由谁主导?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曹东勃新著《在城望乡:田野中国五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版)由世纪文景推出。

曹东勃是经济学博士,地道的城里人,却深度卷入到乡村研究领域中。他推崇陈云的“综合平衡”理念,主张探讨农村的发展振兴必须重视农村自我认同的重建。从“现状”“历史”“土地”“治理”与“出路”着眼,他试图解开城乡协调发展的密码,在见证城市化飞驰的同时,认识一个充满活力的农村,在真正的田野中触摸当代中国的静脉。

《在城望乡》是世纪文景“中国之治”丛书的第三部作品,延续了《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和平衡》与《改变中国: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一贯的学术色彩和现实关怀。结合亲身调研与理论探讨,作者描绘了当代农村的生活面貌与生产面貌,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与“三农”问题的演变,并探讨了地方治理与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

描绘当代农村的生产生活图景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的生产模式与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家庭结构与风俗观念受到冲击,农村的生产图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不断变迁。困扰乡土中国千年的人地紧张突然松绑,不少乡村已经开始面临农业的“继承人危机”。与此同时,在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六成的情况下,依然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往返在城乡之间。驱动这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的,是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那么,新的农村人地关系格局是否能为弥合这一差距提供契机?答案是肯定的。对于不具备特殊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来说,当工厂劳动无法提供远高于农业劳动的收益时,进城打工的动力就会大大减少。换言之,如果农业经营能带来体面的收入,务农也可以是一项职业选择,当然,这离不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生产资源的富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体现在城乡差距,还存在于地区之间。在《在城望乡》一书中,作者描述了一个被称为“农民农”的群体,他们是异地务农的“职业农民”,而这个群体的出现并不难理解——大城市郊区的人进城了,其他地方的农民到了这里承包土地务农,获得比在原籍务农更高的效益。相比于在城市做工所受到的规训与管制,农业经营者保有了更多的自由,不仅是作息上还是决策上。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会走上国外的农业产业模式呢?忽视土地制度与地方禀赋显然是不明智的,作者详细地分析了自己在上海松江、安徽宣城、湖南娄底等地的调研经验,提出了“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思想。松江是中国首批家庭农场的诞生地,当地在创新家庭农场制度时,尊重了制度原则,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活力,在整村流转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和发挥政府作用,寻找会种田、愿意种田、能种好田的职业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与此同时构建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支持,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三重目标。而什么样的经营规模是适度的呢?这无疑是一个动态调整变化的过程,除了地方财政的支持,农户需对从事农业与非农业成本收益进行综合测算和审慎对比。

挖掘城乡关系的历史注脚

如果说城市是大脑,乡村是身体,超前的头脑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肉身,这正是当下中国城乡关系的一个写照。但这样的格局是怎样形成、何时形成的呢?作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往事,从阅读党史国史获得启发,帮助读者理解当下的经济社会现象。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用综合平衡的思路稳定经济工作,到温铁军教授提出的八次危机,农村在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同时,发挥着无可取代的平衡作用。除此之外,很多改革和变化也在如履薄冰中“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城望乡》中,作者介绍了一个“粮油关系”淡出历史舞台时的“插曲”:1993年全面放开粮价、取消粮票之际,一个由未兑现粮票所形成的“500斤堰塞湖”令决策层深感不安。不过通过稳定市场、保证供应,让其自然消亡的方式,这个占当时年度粮食产量5.5%的变数并未对供求造成冲击,顺利地度过了“粮食闯关”。

当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乡村的边界不断后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留不在乡村、融不进城市时,对城乡关系的反思就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在城望乡》一书中,作者将“土地”视为城乡关系的核心,将对土地权益的经营与使用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础逻辑。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爱德华·汤普森(Edward Thompson)在《共有的习惯:18世纪英国的平民文化》一书中曾指出,“作为与居住权具有同样广度的不精确的措辞,共有权利是一种地方权利,因而也是一种把异乡人排斥在外的权力。”作者受此启发,深度挖掘了“集体产权”这种广泛存在于大队、村集体、城市小区等地的认同基础,对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需求”进行了分析。而城乡在用地、集体权益认同与政策运作等方面的趋同与接轨,也进一步说明了城乡协调发展应是一个自然融合的过程,它的每一步推进,都需要十分慎重。

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不仅在于城市的日新月异,同样在于保有活力的农村、稳定发展的农业,以及自信自足的农民。今天,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乡村振兴任务依然繁重。而《在城望乡》一书能为我们寻找适合中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