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1年1月1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 从方法到现象:媒介与性别分析的跨界域对话 性别解放应是由性别对立走向平等和谐 《女性家庭决策赋权与农户借贷行为——基于CFPS的实证研究》 《性别价值观的哲学溯源与现实反思》 《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9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方法到现象:媒介与性别分析的跨界域对话

——关注“新媒体与社会性别研究”工作坊

编者按

1月2日至9日,2021年复旦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第二届“新媒体与社会性别研究”工作坊线上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欧洲、印度等地区高校的近70位学者围绕新媒体与社会性别平等、媒介再现的妇女与家庭、中国武术与男性气质再现、中国流行音乐中的社会性别再现等议题展开研讨。本次工作坊汇聚全球性别与媒介研究领域中的优秀成果,有益于拓展中国传播研究的理论视野,并以此推进性别平等的研究深度与政策关怀。

■ 张艾晨 郭奕谌

1月2日至9日,由哈佛燕京学社、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新媒体与社会性别研究”工作坊线上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欧洲、印度等地区高校的近70位学者围绕新媒体与社会性别平等、媒介再现的妇女与家庭、中国武术与男性气质再现、中国流行音乐中的社会性别再现等议题展开研讨。

媒介与社会性别分析

与会学者关注交叉分析模式与新媒体情境中的社会性别研究,强调在媒介收讯研究的过程中田野调查的重要性,新媒体技术对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影响等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曹晋教授聚焦“交叉分析模式”这一西方反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语境中产生的理论关键词,对其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对中国本土社会性别研究发挥阐释力进行了探讨。她提出:理论旅行具有全球在地性,理论认知是连续体,要聚焦新媒体情境中的权力再生产,量化与质化方法结合。有鉴于市场与传播新科技的壁垒越来越高,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学说两者彼此联袂合作的趋势日渐明显。日常生活中每个主体所构连的关系和实践都蕴藏各类等级制度,这就是交叉性权力矩阵的体现。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宗教研究系兼东亚文化研究系的梅菲尔·杨(Mayfair Yang)教授强调在媒介收讯研究过程中田野调查的重要性,指出媒介文本的多义性会导致收讯研究的开放性,而田野调查的透视则可以帮助理解具体社群的社会处境及其解读媒介文本的立场;在实践方面,学者应当在广泛阅读后提炼其理论问题而后通过田野调查进行解决,进入田野后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路径进行及时修正。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与传播学系沙孔塔·拉巴纳吉(Shakuntala Banaji)教授围绕“社会性别、种族和交叉再现:从文本与生产者到阅听人和语境”和“媒体翻新,不平等依旧:欧洲和亚洲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的媒介使用研究”两个主题展开讨论。首场演讲中,沙孔塔·拉巴纳吉一方面反思既有的媒介和社会性别研究理论所普遍存在的本质主义缺陷,另一方面尝试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第二场讲座沙孔塔·拉巴纳吉反思了公共话语中对新媒体技术抱持的进步主义迷思,认为技术乐观主义曾将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赞颂为公众被赋权参与社会治理的胜利,但事实已反复证明这一盲目的乐观主义思潮是天真而片面的。需要将媒介技术的使用置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进行考察,详细分析技术在社会的实际运转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媒介再现中的妇女与家庭

与会者探讨了中国大陆农村地区的社会性别化家庭模式,职场妇女的媒介再现,女性性存在的历史性塑造过程等议题。

牛津大学全球与地区研究学院中国发展与社会系的雷切尔·墨菲(Rachel Murphy)教授以借用“异地奋斗家庭团队”概念将社会性别化和代际角色纳入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母亲在家抚养儿童、父亲在外养家糊口的模式被认为最有利于投资后代,家庭再生产的性别化模式由经济高度竞争时代生育率下降以及精英叙事和大众媒介中关于父权制家庭社会性别规范的论述所决定,而社会性别和代际安排及物质资源的获取机会决定了儿童获得照料与教育投资的种类;同时,在日常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家庭性别规范和家庭奋斗策略的交织维持着巨大的结构性不平等,父母对儿童的抚养、投资于儿童的资本积累以“工作”的形式表达,导致儿童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历着多重权力压制,包括情感和心理健康等层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沙尼奥加德(Shani Orgad)教授聚焦西方社会职业妇女在媒介中的再表现议题,从妇女性别形象、工作场景、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等角度解析大众媒体所塑造的“自信满满”的职业妇女如何在现实中影响和建构公众对妇女、尤其是职业妇女的社会期待,通过历史变迁梳理和现实性对照,对现代妇女进入职场并获得所谓“自信”的进步话语进行了反思。她的第二场讲座分享了最新出版的研究成果“回家:母职、工作与未能实现的平等承诺”,通过关注当代西方社会妇女在母职与工作之间难以寻求平衡的两难境地,力图揭示妇女在当下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中面临的结构性不平等和社会文化权力压制的困境。

哈佛大学妇女、社会性别与性存在中心杜尔巴·密特拉(Durba Mitra)助理教授以“妇女的性存在与殖民主义问题”为题,阐释了反常规的性存在如何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思潮的基础,提醒研究者从历史视野出发去理解女性的性存在被历史性塑造的过程。杜尔巴·密特拉主要探讨了三个议题:一是从一种知识体系的视角理解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二是分析印度殖民时期,社会中的“舞女”的话语再现;三是探讨将妇女的性存在历史视为一种关于社会再表现的问题。

文化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

与会者分析了《列女传》图像在东亚汉文化圈的传衍过程,资本主义高度个人化竞争中的权力结构,传统武术与现代男性气质,流行音乐中的中国社会转型等议题。

莱斯大学人文学院钱南秀教授围绕“建构妇女道德空间:《列女传》图像在东亚汉文化圈的传衍”展开讨论,回溯历史,谈到汉唐之间刘向编纂的《列女传》最早为屏风之上的图画,意在警戒天子端正规矩;宋代知识妇女阮季兰对《列女传》的传承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至明代,《列女传》的人物形象展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与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列女”书写传统也在日本、朝鲜得到不同再现。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孟冰纯副教授强调知识生产的高度情境化特征,认为社会科学的认识论中潜藏着价值判断,主张以一种社会主义女权的情感结构对资本主义高度个人化的残酷竞争进行反抗,提出男人面临的压迫与“女权主义”的诉求是类似的,需要探寻这种对男人与妇女造成共同压迫的权力与结构关系。孟冰纯副教授用“后女权主义”的视角对“38女生节”“美颜相机”等现象提出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用一种“赋权”式的话语,将高度个人主义的消费选择与性别平等的理念划上等号,将妇女纳入其自我延续所必须的消费陷阱之中。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从物质性角度解读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男性气质话题的学术路径,提出追溯中国武术所蕴涵的被操演着的男性气质的变迁历程可以发现,近代以前中国传统武术者的身体普遍被再现为膀大腰圆、没有肌肉线条的形象,而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武术修习者的文本再现呼应历史语境,从早期的瘦小、羸弱的弱者形象到西学东渐后出现的西方式的袒胸露背、孔武有力、呈现肌肉线条的视觉形象,这一变化与中国民族命运的起伏相互呼应,型构了以中国武术为载体的中国男性气质操演。

英国利物浦大学流行音乐博士、宜宾学院教授王黔解析中国流行音乐,他认为流行音乐既是文化产品也是文本,旧的音乐本身会不断成为新的音乐素材,通过历史形式进行再生产,因而对歌曲或流派进行跨越时空的分析时,历史性观念极为重要。中国的流行音乐是本地化与全球化的融合,在文化层面上一度受到外来时空的压缩,但也逐渐出现了中国风、土酷、国潮等本土音乐形式。而在异性恋规范的框架下,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社会将会为了真理和想象继续不断地进行性别化、媒介化、大众化与经验化。

此外,本届工作坊中的青年学者郭佳、许宇司、李萌与林怡洁分别分享了关于“后女权主义”、生态性研究方式、母职亏欠与数位劳动相关的研究议题,体现出扎实的文献积累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