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如果没有遇见“知已”陶渊明,菊花或许会一直默默无闻下去。只因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的“花”生轨迹由此彻底改变。至唐末宋初,“无菊非重阳”遂成风气,菊花作为重阳节的代名词稳坐头把交椅,甚至有诗将重阳节称作“菊花节”:“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
■ 项伟
昨天重阳佳节,登高游玩,吃块菊花糕,喝杯菊花酒,再摘朵菊花插于发间,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由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总觉得古人比我们活得率真和纯粹,这些流传至今的菊花诗文,如今读来依然唇齿生香、暗香盈袖,满是秋的滋味。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礼记·月令篇》云:“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而屈原名篇《离骚》也提到“夕餐秋菊之落英”。古人为何喜食菊呢?《神农本草经》云:“菊花味苦平,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除了鲜食与泡茶,古人也有用菊花酿酒和入药的传统。早在汉代,宫廷与民间就流行采菊花茎叶和黍米酿制“菊花酒”,又称“长寿酒”,作为滋补圣品相互馈赠。而三国时期的蜀人也有直接将菊花入药的习俗。在晋代以前,古人药食菊花已很普遍,而彼时菊花不过是“路边的野花”而已。
如果没有遇见“知已”陶渊明,菊花或许会一直默默无闻下去。只因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的“花”生轨迹由此彻底改变。这位曾誓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逸诗人之祖,在弃官归隐后,农忙劳作,闲时喝酒赏花吟诗,而花中独偏爱菊,觉得菊花像他自己:不争春色,独自盛开于寒秋,隐逸清高,并为此写下“秋菊有佳色,裹露掇其英”、“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等诸多颂菊的佳句。就这样,在陶渊明诗词的加持下,原本只作药食的菊花忽然拥有了自己的高洁品格,或者说是陶渊明的品格——超然物外、坚贞高雅、恬淡悠闲。久而久之菊花成了陶渊明的标签,陶渊明也成了菊花的代言人。自此,菊花凭借名人成功“上位”,跻身于“名花”之列。
而南朝诗人范泰《九月九日诗》里一句“篱菊熙寒丛”,偶然间将菊花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不想竟开了“重阳菊花诗”的先河,由此至唐宋,此类诗词有若“星汉灿烂”,形成诗歌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意象。先有初唐诗人崔国辅的《九日》:“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中有盛唐诗人反复吟唱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后有晚唐大诗人白居易的“霜逢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的点赞。至唐末宋初,“无菊非重阳”遂成风气,菊花作为重阳节的代名词稳坐头把交椅,甚至有诗将重阳节称作“菊花节”:“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
而身为“花中四君子”,菊花也并非仅靠名人博出位,自有其过“花”之处。秋菊其花“色艳群英”,其香“芳熏百草”,其品“清寒傲雪”,深得历代文人雅士喜爱,为此写下大量惊艳之作。如“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道尽了古时女子的寂寞相思之苦;宋代诗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达了作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和忠君爱国、矢志不渝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