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20年8月1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知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女大学生就业环境与政策取向 直面母女关系的紧张与对立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研究视窗

《早期李达妇女解放思想的再探索》

作者:廖雅琴

早期李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获得了灵感,通过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阐明了人类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演变的历史中女权的不竞。同时,他还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女权运动,为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即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的女权运动不会获得成功,唯有苏俄式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求得妇女的最终解放。本文作者认为,李达的妇女解放思想与社会主义宣传思想具有紧密关联性,这可从他对妇女解放运动所构建的理论逻辑中观察到这一点:检讨妇女社会地位问题,实际上揭示了现存社会制度与经济生产方式存在的不平等,故为实现妇女之解放,必须构建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组织,那么就应当进行社会革命,李达的妇女解放研究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吗?》

作者:王俊 郭云卿

在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经过40余年的发展,“学科化”的诉求已然成为一种情结。在国家学科政策大幅调整、高校“双一流”建设方略稳步实施及学科评估刚性推进的背景下,远未成为独立学科的“妇女/性别研究(女性学)”又被迫卷入新一轮学科竞争与资源争夺中。现实是,在国家学科目录的“溢出效应”和学科建设的“单位制”境遇中,“女性学”学科建设的传统路径受到了极大挑战,特别是目前的制度性瓶颈很难突破。未来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作为其制度性依托,这是知识时代学科化的命名需要和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求生存的话语策略;二是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建设应从学科知识建设和学科组织建设两个维度寻求出路。短时期内需要对接国家政策话语,捆绑相应的在各单位比较强势的一级学科,采取“对标建设”的策略,以期获取必要的生存和发展资源;长期建设则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遵循国家和社会需求逻辑,进行学科知识的内涵建设;在学科组织建设上,助力“跨学科”制度和评估机制的完善,或通过“再学科化”,谋求女性学“一级学科”建制的达成。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第4期

《“慰安妇”问题基础概念再探究》

作者:苏智良

“慰安妇”是二战时期日本国家建立的军事性奴隶制度的受害者,是二战时期侵略国家战争犯罪的代表与象征。经过30年的努力,“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已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必要对该问题的核心概念进行再研究。文章依据各类资料,对“慰安妇”“从军慰安妇”“慰安场所”“慰安妇”制度等基础概念进行条分缕析的阐述,以期形成共识,推进历史研究。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7期

(素波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