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基层妇联改革中遇到的新难题,三明市妇联创新妇联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各级妇联推动完善党建带妇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字优势,交出了一份“三明答卷”。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7月3日,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淮土镇团结村妇联执委孙松妹起了个大早,今天村里的巾帼志愿服务队要去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活动。“现在做志愿活动网上都能记录,到了年底,四个村比比谁的时间长。”孙松妹高兴地说。
三明市宁化县淮土镇团结联村妇联,是由团结村、青平村、凤山村、罗坑村四个村妇联组成的片区妇联。片区妇联组建了四支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各队伍在辖区内开展助老爱幼、巡河护绿、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活动,广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这是三明市跨村联建“片区妇联”的一个缩影。
“全市23个片区妇联通过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强强联合,实现了基层妇联组织的二次覆盖,延伸了妇联工作手臂,集中增强了组织力量,有效破解了村妇联作用发挥不足的难点。”三明市妇联主席廖丽青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片区妇联紧扣“巾帼联心”这一主线,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营、服务联动、文明联创“四联”共建思路,推动党建带妇建“113”工作机制有效运行,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步发展。
组织联建增力量
片区妇联配强班子队伍,通过整合4个联建村资源,将片区内女能手、女党员等优秀女性吸纳进片区妇联班子,配强班子队伍,建设坚强有力的妇联组织。筑牢组织阵地,以团结村为牵头村,采取“多村一中心”模式,依托已建立的“妇女之家”“妇女微家”活动阵地,搭建片区妇联工作平台,努力形成工作共商、资源共享、阵地共用、难题共解的区域化工作新局面。
片区妇联制定了片区妇联轮值主席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由专兼职副主席、执委组成轮值主席团,按季度轮流主持会议,广泛交流经验做法,形成推动妇联工作的整体合力。
落实党建带妇建“113”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支由联建村132名妇女代表组成的干事队伍,打造一个片区妇联网格化服务平台。
产业联营助脱贫
片区妇联实现项目共享,结合当地特色种养、农特产品、红色生态观光旅游三大重点发展产业,引导片区妇女参加特色农产品培育、种植养殖技术提升、乡土旅游解说等培训,组织各村的女能手、女致富带头人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小黄瓜、薏米、油茶等农产品种植经验,帮助妇女增产增收,提高妇女致富能力水平。
实现平台共建,在线下,依托团结村妇联主席张小霞创建的淮土镇团结薏米专业合作社以及“闽西土八路”等平台,对片区的薏米、白莲等农特产品进行市场指导价收购,并为片区贫困妇女提供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及包装等一系列就业岗位,使妇女既实现“家门口”就业又可兼顾家庭经营。在线上,主动适应“互联网+”妇联工作新模式,利用“一呼百万”片区妇联姐妹微信群及妇字号“闽西土八路”电商平台优势,以销售实绩赢得妇女信任,带动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服务联动促发展
当好“帮衬员+服务员”,围绕联村党支部、村委会中心工作,发挥片区妇联巾帼互助队作用,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由联村统一调配,开展种植采收、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方面服务工作。
当好“宣传员+督导员”,妇女干事队伍定期向所联系的妇女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及各项惠民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间,挨家挨户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农村妇女把好防疫“家庭关”;积极动员妇女参加健康体检及农村“两癌”普查;组织妇女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立4支片区巾帼家园清洁督导队,并与寻找“最美庭院”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妇女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当好“联络员+调解员”,充分调动妇女干事队伍力量,组建片区巾帼爱心调解队,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再通过综治协管员和村(居)妇联主席层层入户调解,合力解决问题,提高片区平安家庭创建水平。
文明联创筑和谐
片区妇联引领家庭文明创建,推动“一村一推荐”向“联村齐推荐”转变,在4个联建村内持续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注入“竞赛”成分,激发村民参与感。
深化家庭教育行动,以团结村家家果蔬“妇女之家”为阵地,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故事分享会,将科学家庭教育理念植入农村妇女心中。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片区妇联联名发出移风易俗倡议,引导片区妇女当好“文明节俭、从新从简”婚嫁新风的先行者、推动者;通过开展孝老爱亲志愿服务活动,搭建与老年人沟通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