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高峰
□ 肖雄
“我妈喜欢种菜,我就喜欢种一些花花草草、水果啥的,你看现在,我们坐在这葡萄架下,就特凉爽舒服嘛!”夏天到了,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山镇的瞿嘉丽一家就喜欢在自家庭院里乘凉,有说有笑,十分惬意。
推窗见绿,抬头赏花。在瞿嘉丽家院子里,一株葡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葡萄架覆盖了院子的大半边。一旁,天竺葵开得正艳,小巧的吊床晃晃悠悠。
一家人对绿色“情有独钟”
“这是兰草,这是菊花,这是桂花树……”瞿嘉丽指指画画,一口气说出了栽种的近20种花草的名字,“院子不大,但是合理用起来,打造一番,养眼得很!”
瞿嘉丽说,当她遇到烦心事,就在院子里打转,浇浇水、除除草,瞬间就心旷神怡。
“我喜欢在这里做作业,空气好,又清静!”瞿嘉丽的女儿贺镜瑜就读初中,说起自家院子,她有些骄傲地说,同学到她家里玩,特别羡慕她有这样的一个花园。
今年80岁的杨世芬是瞿嘉丽的母亲,身体硬朗,特精神,对自家的院子钟爱有加。“我经常给这些小东西浇水除草,可别小瞧了,一个来回下来也要花好多时间的。”杨世芬老人说,看到它们开花结果的时候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乐行节俭的一家人
“淘米水是个宝,养花卉少不了。”谈起花草种养,瞿嘉丽有一大堆话。她说,除了淘米水浇花,一家人还将洗衣、洗菜、洗脸等脏水循环利用,一水多用。
瞿嘉丽认为,绿色环保文明就在身边,比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等都是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付出一点点,就能收获很多,“人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家园不漂亮都不可能嘛。”
说到节俭,瞿嘉丽把目光放在了老人和孩子的身上。
“我妈身上这件衣服都穿很久了,都洗泛白了,但老人就是舍不得扔!”“现在的孩子都喜欢攀比,我家两个娃娃就不会,到现在,俩娃都没主动喊我们买过一次新衣服。”瞿嘉丽说,乐行节俭,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一家人习惯了“简单清闲”的日子。
如是说,也如是做。杨世芬接过瞿嘉丽的话茬儿说,平时自己出门逛街走亲戚啥的,都是步行的,就连公交车也很少坐。
“从学校到家,我都是走路上学。”跟着大人有样学样,贺镜瑜说,每次洗完衣服,她都会将水倒在桶里,留着拖地或者冲厕所。
“家用电器不用时插头要拔掉,垃圾要分类处理,出门买菜要准备好菜篮子……”节俭是祖辈传下来的家风,瞿嘉丽全家每个成员都有这样的共识。
从绿色“庭院”到绿色“经济”
瞿嘉丽说,倪榕是她朋友,得空儿就爱到她家里玩,每次看到庭院里有好看的花草,都会分一些拿回家去栽。还有邻居杨梅,看着瞿嘉丽家的庭院漂亮,也在自家院里栽满了花花草草。
一家人的“绿色”行动,带动了很多人参与庭院美化,不少左邻右舍闻香而来,跟她请教如何养花,瞿嘉丽总是乐于分享。
“我们就想,花草能绿化,水果也一样嘛,能不能种一点儿有经济价值的。”瞿嘉丽和丈夫贺林商量着发展绿色“经济”。
一家人合计盘算后,2015年,瞿嘉丽在不远的北乡村租了300亩土地,发展蜂糖李种植。
“去年就开始挂果了,但受天气影响,只收入5万多元,今年不错,应该能大丰收。”从瞿嘉丽家出发,十来分钟的路程,便到了她发展种植的蜂糖李基地。
漫山遍野的李子树已经挂果,很难让人想象,这里曾是一片荒山。“种树绿了山头,富了农民,基地每年带动就业1500人次,发放务工费12万元。”同时,在瞿嘉丽的带动下,周边不少农户也开始开荒种植蜂糖李。
花香、果香、书香。住在美丽的庭院里,发展绿色“经济”,瞿嘉丽一家其乐融融,幸福得让人羡慕。
“留给子孙万贯,不如留下青山绿水,这种观念,要传给下一代。”瞿嘉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