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耿兴敏
“乳腺癌已成为治疗方法最多、效果较好的实体肿瘤之一,是肿瘤中代表性的慢病。据权威报道,2010年~2014年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2%,仅在上海,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国际水平达到91.8%,此数据甚至超出美国。”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近日在出席“安然新生,全程守护”乳腺癌患者关爱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启动仪式上这样表示。
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16.51%,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每年10月是国际乳腺癌关爱月,由辉瑞中国主办的这次行动,希望推进肿瘤全程管理理念在乳腺癌领域的落实,提高全社会对乳腺癌疾病规范诊疗的科学认知,提升乳腺癌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乳腺癌进入慢病时代,规范化全程管理凸显重要
邵志敏强调说:“除了治疗方案和技术的进步,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仍是乳腺癌诊疗规范能否达标的最后一公里。在乳腺癌防控水平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上,公众尤其是女性对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这需要社会各界合力开展疾病科普、学科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共同强化公众、女性对乳腺癌疾病及全程管理理念的认知。”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在行动启动仪式上指出:“乳腺癌患者不仅要活得更久,还要活得更好。乳腺癌需不断完善规范化诊疗,打造从前端疾病诊断到后端康复的全程管理体系,全面实现对于患者的身心治疗。”殷咏梅认为,乳腺癌患者甚至包括家属,在生理、心理上皆需要合适的关注和管理。临床上,越来越发现慢病管理期的伴随疾病风险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从始至终针对患者全程诊疗过程中的问题与疑惑提供全程全面的解决方案。因此,发现并了解患者及家属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认知状态、疑虑与担忧尤为重要。
乳腺癌患者在抗癌的同时,还面临着因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或由于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变化导致的伴随疾病,如血脂异常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逐渐凸显等,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转化为疾病复发和死亡的风险。据春雨医生报告显示:2015年~2018年,春雨医生平台上乳腺癌相关总问诊量从17.989万增长至35.241万,增幅95.90%。多数已确诊、在平台上询问过乳腺癌相关问题的患者会同时问诊骨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
深入挖掘患者未尽之需,共促乳腺癌患者做好全程管理
据了解,行动启动后,将同步开启覆盖全国范围的针对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等的疾病认知及信息需求调研,通过大数据精准调研,深入挖掘乳腺癌患者在全程诊疗过程中的认知现状及信息需求,为未来我国乳腺癌规范诊疗信息的科学普及、乳腺癌全程管理理念的推进提供更科学的数据基础。
此外,行动之“爱守护·启新生——乳腺癌科普患教”活动也将同步启动,预计将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中进行大型针对性宣讲,通过线下及线上患教直播连线,将乳腺癌疾病知识普及城乡,从而提高治疗水平及患者对规范诊疗、全程管理理念的认知,促进患者预后,帮助患者尽早以良好状态回归家庭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