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敦晴
根据美国的一项追踪研究显示,担任不同阶段的爱心妈妈,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业与行为,还有可能降低青少年忧郁发生的比例。
当学校或随班的爱心妈妈很辛苦,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只有付出的义务工作。从小学到高中,爱心妈妈的投入可以为孩子和家庭带来很多实质的回馈。甚至,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时,美国犹他州的小儿科医生万纳卡特也会给父母开出“到学校当爱心家长”这样的“处方”。
及早发现孩子心理变化
小学是父母跟孩子都最能接受有爱心妈妈角色的阶段。万纳卡特分析,孩子在这个阶段喜欢看到父母出现在学校,或一起去校外教学。父母在学校担任义工,会强化5到7岁的孩子对学习的热忱,以及比较好的自律行为。到了8岁以后,孩子开始发展跟别人比较表现的心理,也容易伤害自尊,但是父母担任爱心家长,比较容易就近观察孩子在这方面的变化,也能够跟老师建立关系,讨论孩子的状况,提早“对症下药”。
爱心妈妈除了有助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会比较了解孩子的同学。当孩子在家里提到某些同学的状况、尤其是特殊儿的行为时,妈妈可以趁机向孩子说明原委,培养同理心,鼓励孩子关心同学,或是纠正孩子不合适的认知与模仿行为。
有助孩子成绩与交友
到了中学,很多孩子可能就不想在学校看到父母跟进跟出了。不过学校还是需要有爱心妈妈的协助,例如协助到校外进行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监督学校的餐厅等。
研究发现,父母若参与学校的这些活动,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正面的影响,学生也会有比较健康、正向的友谊。
另外,家长也可以贡献他们的专业领域,开展相应课程,扩大同学的知识面,也趁机认识孩子的同学,确认孩子的价值观发展。不过,家长在参与前应征求孩子的意见。
降低孩子的忧郁倾向
到了高中,学校和孩子需要父母的机会都会降低,父母可能只有在一些募款、协助规划校外教学、班级行政事项等活动中才参与进来。
这个阶段是孩子们探索未来升学与职业生涯、发展价值观和人生信念的关键期。研究发现,父母若参与上述活动,孩子出现忧郁的比例比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比较高。
爱心妈妈要先做功课
当爱心妈妈不能只有热情和时间,也要先做功课。比如,小学生爱心妈妈需要跟孩子的老师建立正向关系;了解老师的方法与规定,在家协助孩子养成;了解学校的课程和校规等。
初中生爱心妈妈需要问问孩子是否希望、或是希望父母怎么在学校帮忙;了解学校的课程,协助孩子选课、参加社团活动和设定目标;希望孩子以后变成什么样的人,就在担任义工时以身作则。
高中生的爱心妈妈对孩子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应甚于成绩和考试分数,引导孩子设定学业目标;借助参加学校的活动或募款,展现你对孩子学校的关心和兴趣;跟孩子聊聊参与校务、担任义工的好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