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刘旭
在江西全省实施两纲主要目标综合评价中,赣州市的排名从2015年的末位提升至目前的全省前列,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突破。近年来,赣州市各级妇儿工委及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决策部署,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儿童优先原则,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开创了妇女儿童两纲实施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将两纲主要目标内容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每年至少听取一次专题工作汇报,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在基层妇女群众参与决策管理方面,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亲自调度,推动全市配齐5万余名村妇女小组长,并全部落实工资待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在责任落实、沟通协调、统计监测、目标考核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责任倒逼。同时,在政策上重点倾斜,实施城乡学校建设、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不断优化妇女儿童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上重点安排,2017年以来,全市财政医疗卫生经费投入180.92亿元,教育投入304.96亿元,市、县两级均按照人均一元钱标准安排妇女儿童发展专项资金。
坚持问题导向,突破重难点指标。赣州紧盯全市薄弱环节和未达标指标,采取有力措施,部门联合攻坚,逐条逐项找不足、抓整改、促提升,两纲稳步实施。例如,在推动免费婚检工作上,成立由市妇儿工委办、市卫计委、市妇联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项工作指导小组,对全市的县(市、区)逐一指导督促,推动指标达标。截至今年6月,全市免费婚检率达95.2%,提前完成省政府要求2020年稳定在95%以上的目标。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妇联联合发力、精准施策,推动实现每个村(居)至少有一名女性候选人通过选举正式进入村(居)委班子,并全部落实定补工资待遇,全市3904个村(居)委会中女性委员达4899人,较上届提高31.41个百分点;村(社区)女性党组织书记317人,较上届提升20.07个百分点;村(居)委会女性主任315人,较上届提升20.33个百分点。
坚持项目带动,改善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力争将更多的两纲目标任务设计成民生项目实事,重点向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倾斜,使指标落实得到制度化安排,系统化解决,可量化考核、长效化推进。在儿童教育方面,从2018年开始投入169亿元,建设241所学校,到2020年可新增学位36万个。2018年,赣州市全域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在妇女就业创业方面,在全市18个县(市、区)建立了妇女创业指导中心。率全省之先,将妇联组织纳入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体系,发放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2018年,全市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累计39.23亿元,直接扶持创业4.38万人,带动就业19.85万人。在妇女儿童医疗卫生方面,2018年开始,全市续建、新改(扩)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项目146个,到2020年新增床位57700张。目前已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28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25个;为全市11个贫困县21万名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检查,争取“两癌”救助金872万元,救助贫困“两癌”患病妇女872人。在妇女儿童生存环境方面,2018年,投入8.8亿元实施690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投入9.9亿元,实施31个中小河流项目、7个五河治理项目;共完成农户改厕2.1万座,妇女儿童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
坚持实施“赣南新妇女”运动,提升妇女儿童幸福指数。“赣南新妇女”运动,是以赣南妇女为主体,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为期三年的系列活动。旨在大力破除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天价彩礼、不赡养老人、厚葬薄养、封建迷信、赌博败家、不讲卫生、不讲团结、大操大办等各种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在赣南大地形成“清洁家园、夫妻和睦、孝敬老人、厚养薄葬、婚事俭办、科学教子、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从而最广泛地把广大农村妇女发动起来,组织起来,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改善妇儿发展环境贡献巾帼力量。全市5万余名妇女小组长以“赣南新妇女”运动为载体,积极发动广大妇女群众,结合当前脱贫攻坚“五净一规范”开展的“清洁家园”活动,助力城乡环境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广大农村妇女儿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