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女子学院大学生参与全国妇联定点扶贫甘肃省漳县青春行活动陆续进行,中华女子学院派出3个女大学生实践小组开展主题为“童心港湾·农村留守儿童暑期陪伴”活动,为期15天的大学生扶贫支教实践给漳县盐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欢歌笑语和暑期乐趣
● 中华女子学院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团,是按照全国妇联发展部转发的定点扶贫通知精神落实团中央的扶贫项目,在陪伴留守儿童欢度暑假的过程中遵循“安全第一、专业支教”的原则,有计划有质量多样化地开展儿童体验活动,成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漳县,助力儿童成长的一道风景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消息 近日,中华女子学院大学生参与全国妇联定点扶贫甘肃省漳县青春行活动陆续进行,中华女子学院派出了“蒲公英”“向阳花”“种太阳”等3个女大学生实践小组开展主题为“童心港湾·农村留守儿童暑期陪伴”活动,为期15天的大学生扶贫支教实践给漳县盐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欢歌笑语和暑期乐趣。
在实践活动中,有着22年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漳县盐川小学校长裴鸿林,向实践团队的师生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盐川小学是甘肃岷县漳县2013年地震后在漳县政府部门支持下于2015年重建的学校,现有教职工88名,在读1~6年级学生共1920人,多数来自农村,由于他们的家长大多外出务工导致部分儿童留守。
裴鸿林及盐川小学的教学团队,本着“求同存异、合作共享”的治学理念,遵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推出了“三环五步骤”特色的“知行”德育大课堂,充分发挥儿童特长,实施“快乐教学、特色育人”模式,学校近几年来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甘肃省“快乐校园”等30多个县级以上荣誉称号。裴鸿林认为,中华女子学院7月派出的大学生暑期扶贫支教团队做得比较专业,学前教育、法学、社会工作等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在李英源、孟明明、刘璐、张静等4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漳县,为学生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儿童课堂活动体验。大学生利用假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支教陪伴留守儿童,不仅丰富了农村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让儿童感受到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课堂乐趣,是一种志愿者的奉献,也是一种知识携手的精神扶贫实践。
中华女子学院“种太阳”实践团作为团中央2019年“深度贫困地区青春行”大学生志愿者童心港湾扶贫项目资助团队之一,在漳县各级部门和盐川小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给盐川小学的留守儿童陪伴带来了更多的支教特色和创造力。首先,中华女子学院“种太阳”实践团集合了学前教育、社会工作、心理学等3个专业的师生力量,为盐川小学带来了全方位的教学支持。团队成员石玉蓉、唐悦、韩若希、张晶敏等在漳县盐川小学开展了儿童身体雕塑、趣味数学、自我保护、太空泥制作、音乐课堂、趣味运动会、职业博物馆、环保服装制作、传统文化脸谱制作、好习惯和规则意识等学习体验活动。团队领队石玉蓉教孩子们用彩泥制作哆啦A梦,张晶敏教孩子们自我保护,唐悦教孩子们唱歌,韩若希教趣味数学等等深受儿童喜爱。其次,该团队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一年级筹集了6箱全新的文具图书等物资。此外,“种太阳”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张静,邀请女儿王瀚宇一起作词作曲,给盐川小学的孩子们创作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种太阳》,女院的胡娟老师提供了钢琴伴奏,远程支持漳县的暑期支教扶贫。
“山高高吔水长长,哥哥姐姐来我乡。唱起歌儿心儿亮,我们一起种太阳。蒲公英呀坡坡上,向阳花开向远方。种太阳唻盐川香,小伙伴们齐欢唱……”在7月27日下午的音乐课上,中华女子学院“种太阳”实践团团队成员唐悦教孩子们唱起了种太阳的歌曲。当这些天真的童声合唱伴随着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在跳动的音符里回荡时,漳县盐川附近那些正在农忙收割或务工在外的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暑期有了志愿者的温暖陪伴,心里乐开了花。
漳县副县长(挂职)郭冬生向记者表示,中华女子学院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是按照全国妇联发展部转发的定点扶贫通知精神落实团中央的扶贫项目,在陪伴留守儿童欢度暑假的过程中遵循了“安全第一、专业支教”的原则,有计划有质量多样化地开展儿童体验活动,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漳县助力儿童成长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