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每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我们身边也不乏癌症患者。然而,在现代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对癌症我们不应再盲目恐惧和束手无策,更不必“谈癌色变”,只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治,癌症已经不再那么可怕。本期我们以一位肺癌患者家属的亲身经历,印证了一缕生命的曙光——有了新医保政策的支持,有了人们对疾病早期症状的了解和关注,有了现代医疗手段的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有了医生、家人特别是先进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支撑,癌症不再意味着“家破人亡”!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何蒙
转眼间,我78岁的老爸肺癌手术成功快两个月了。他恢复得不错,目前每天过着正常生活。
就在去年年底,我们的心情还是一连串的负面词语:乌云笼罩,惊恐万状……因为在十几年前,家中曾经连续两位至亲因肺癌去世、多人因其他癌症去世,提起“癌症”,痛苦仍啃啮着我们的心。
“大病”,曾经意味着“家破人亡”。而今年我们家的经历却印证了一份生命的曙光,癌症在现代日益发达的医疗面前,已经不再那么可怕!
早期发现,任何“不好受”都不要扛着应及时就诊
癌症,不是一天长成的。2015年,老爸和堂叔聊天,第一次说到“气不足”。我们都认为是“中气不足。”他本人也接受了。此后,他每天吃大枣,坚持户外活动。症状无明显缓解,但被误认为是“老化”的正常表现。
2018年10月,老爸“着凉”一次,吐白痰,但他没吃消炎药,后来感冒好了,一直有痰,胸部有不适感,有时疼痛。11月底,老爸连续遇到几件别扭事,心情低落,夜间噩梦不断。因为每一次噩梦醒来都感到胸闷、心慌,他怀疑自己心功能又进一步老化了,而常年服用的心脏药没有更新过。于是,他要求去医院检查心脏。此时,我们都依然认为:心理因素导致噩梦……如果去医院能解心疑,就去住院好好查一下!
幸运的是,异地医疗报销联网成功了,从哈尔滨退休的老爸在北京看病,也可以享受异地刷卡直接结算的快捷服务。
离我家最近的,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心脏没事。但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呢?再查肺。肺部CT片子显示:左肺上叶尖后段结节影,边界较清,9.7*13.9mm大小,边缘可见毛刺及分叶……伴有胸膜牵拉。除了这个主要的结节阴影,左右肺还散见几个小阴影。初步怀疑是:肺部恶性肿瘤,俗称肺癌。
这个噩耗把我们都吓着了,决定不能告诉老爸本人。我们拿着片子又去了几家大医院请专家看,结论基本相同:临床考虑肺癌。
会有意外吗——不是癌症,而是结核、炎性结节……专家们都说,会有。那怎样才能确诊呢?金标准是穿刺肺活检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78岁的老人做开胸手术?还有什么检查能帮助进一步确诊吗?北京康复医院的医生建议去上一级医院做PET-CT。PET-CT,价格很贵,做一次万元左右,绝大多数地方的医保系统不给报销,少数报销的地方也只报很少一部分。
心理支撑,缘于先进医疗手段和靠谱医生
我们又请教了几位医生,问明白PET-CT的作用:当CT检查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时,首先要考虑鉴别感染性结节,还要看看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转移,对于这些,PET-CT能起到帮助。于是全家达成共识:去大医院、做最先进的检查。
因为是军队家属,我们决定去解放军总医院(301),在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约了PET-CT。报告出来以后,我用手机挂上了301呼吸病专家徐大夫的号。
徐大夫对老爸在北京康复医院拍的CT片子认真观察,反复阅读PET-CT报告,询问老爸的既往病史,然后谈了他的看法:根据CT影像学特征,首先考虑肺癌,分期尚属早期,临床诊断早期肺腺癌。同时伴有一些感染性斑片影,可以一边抗感染治疗2周,一边完善检查。建议做肺癌相关基因检测:万一老爸因为高龄或心脑血管疾病不适合做手术,即可根据基因突变结果选择相应的靶向药。
14天很快过去了。这期间,我缓缓地告诉老爸实情:怀疑是癌症。老爸一开始被打击了一下,这促使他突然换了一种思维:哎呀,是我自己找气生的病呀!
14天后的再一次CT片显示,考虑肺癌的阴影无明显变化,其他考虑感染的斑片影吸收;痰、血检查结果,未检测出肺结核;基因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
徐大夫在谈治疗方案时,顺便简单介绍了目前比较通用的治疗方法:一、胸腔镜手术切除,微创手术,手术快,术后恢复也快;二、放化疗,根据病情、老爸的年龄、认知度和身体状况,暂不适宜;三、服用靶向药。他比较直接推荐手术切除,根除病灶,而且早期肺癌手术切除的五年成活率高达90%以上。切除的组织病理确诊后,对于下一步用药、选择治疗方式也更有依据。老爸的年龄大,细胞更新慢,长期带瘤生存。也可能先期切除后,定期复查即可,先不用药。
就医检查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现代医疗手段的高效,现代医疗理念的严谨。内心从“慌”转变为“有信心”。
徐大夫还推荐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胸外科的郭大夫做手术,因为郭大夫的手术水平非常好。
手术前,郭大夫拿出了三个层次的手术方案:最顺利的情况、有难度情况、出现高难度情况。手术原则是:安全。
治疗到这里时,已经做完各项术前检查的老爸迟疑了:“会不会因为手术导致癌症扩散?能不能考虑无为而治?”
我突然明白:老爸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病是“良性结节”;他还不知道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我们跟他详细解释了PET-CT和基因检查,同时鼓励他要充分信任医生。老爸想通了。
手术非常顺利,大约30分钟就结束了。切片结果显示:腺癌、IA期(早期)。而出院结算,我们只付了3900元钱。老爸简直是“高兴万分”:“癌症”并没有意味着“倾家荡产”。
科学就医,呼唤普惠诚信的“就医服务”
回想这半年来给老爸看病的过程,曾经担心的事情一连串:选哪家医院?挂哪位大夫的号?挂不上号怎么办?名医就一定能治好病吗?怎样才能保证诊断准确、治疗有力?究竟是什么病?这病是怎么得的?都有哪些治疗方法?目前家庭可以承受哪个层次的治疗?哪个方案才是最好的?太多的“茫然”……
而在老爸治病过程中,我们所担心的一连串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不得不说,这与医疗大环境相关:我们处在医疗科技发达、医保新政策支持的时代;再加上敢于充分信任大夫,并积极全面配合。
是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这样?在网上分别搜索“科学就医”和“就医服务”,这两个词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科学就医”谈的主要是管理层面的内容;“就医服务”主要集中在为老年人服务。
而我们的切身感受却是:希望“科学就医”和“就医服务”能统一起来。比如有个可信的平台,能通过“症状”或“检查结果”迅速查询到可怀疑的一些疾病,以及疾病相对应的专科医院和专科医生。而关于医生的名气,患者更关心的是能如实得知其临床技术水平、临床经验和在患者中的口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