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夙伟
20日下午4点放学后,人大附中实验小学DI创新思维社团的教室里,迎来了一位头发花白、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他可不是一般的老爷爷,他是古人类学家、今年91岁的中科院院士吴新智。(3月21日《北京日报》)
“奶奶的奶奶、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坐好后,吴院士打开专门准备的PPT,孩子们看着屏幕情不自禁地把题目读了出来,读完都哈哈大笑。吴院士也笑了。他慢条斯理、风趣幽默地开讲了。这是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组织的“院士讲堂”系列活动的第一堂课。
“院士爷爷”送来的显然是高水平的“科普大餐”,而这对于当下的孩子来说,是最为需要的。毋庸讳言,现在科普教育备受冷落。曾有报道,某省少年宫6000多名学员中,学习科技的居然只有8人,而美术音乐之类,则挤破了头,“星光大道”上的成名成星,逐渐成为孩子们时尚的人生理想。科普于孩子生活中的“边缘化”,让人分外心焦。
我们曾经有过《十万个为什么》风行的时代,诸如《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兵器知识》这样的科普杂志,一时洛阳纸贵,尤其让年轻人引以为时髦。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多么需要重新点燃当年的科学热情。
对于提升国民素质,科技的普及更是其中应有之义。尤其于青少年,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的兴趣,树立当科学之星的理想,既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施,也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提升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首先要倡导一种学习和探索科学的氛围。如今,功利主义和物欲的诱惑无处不在,争夺着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而应试教育之下孩子们还背负沉重的课业压力,即使在假期,各种各样的课外“加餐”让孩子们分身乏术,更无暇接触科普。因此,创造条件,引导孩子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尤其需要全社会掀起“科普热”。
哲人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某种意义上,科学正是我们的“天空”。电影《流浪地球》激发了国人对科幻的热情,科学需要幻想,但更需要锲而不舍的钻研和学习。也因此,尤其期待“院士爷爷给小学生上课”这样的“院士讲座”,把更多的科普知识送到孩子们中间。
当然,“院士爷爷给小学生上课”的意义,更在于在孩子们中间形成推崇科学、景仰科学家的风气,让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持续地激励和坚定广大青少年追索科学的志向。而这不仅将使他们受益终身,于社会的发展也更为需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