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晓鹏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转型的现实,为经济学领域性别研究提供了素材。十多年来,经济学界对性别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成果逐渐丰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从方法论角度看,经济与性别研究中有两大流派,主流经济学流派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流派。
国内现有的研究中仍然是以主流经济学方法为主,很多性别问题的经济分析,只是在分析中加入了性别变量,只能反应性别差异,无法揭示性别差异背后制约女性发展的各种制度因素。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主要社会矛盾的当下,如何深入研究经济发展领域性别不平等问题背后的制度原因,应成为经济学领域对性别平等问题研究的重点。为此,在新的一年,我希望致力于在经济学领域研究性别问题的同行,更多地使用女性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对性别平等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学领域性别问题的研究,价值取向要非常明确。经济学领域性别问题的研究就是要推动以人的福利为宗旨,提升女性社会地位;要追求以平等公正为特征的人类发展,实现男女平等。而不是把效用作为唯一内在价值。
第二,注重分析社会性别关系与要素之间的交互影响。社会性别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分层依据,与其他社会分层依据,比如阶层、种族、教育、健康等等,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经济结果的。因此,要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
第三,引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定性方法。在使用数学化和定量分析的同时,引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定性方法,以揭示数量分析背后的故事。
第四,要强调经济分析不仅关注市场活动,还关注非市场活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性别不平等不仅局限于劳动力参与和工资等经济指标,更关注女性的自主权和制约女性能力发展的各种制度因素。女性主义经济学认为:影响人类福利的不仅是市场活动,还有发生在家庭、主要由女性参与的非市场活动,如照顾家人、料理家务等无酬劳动,以及女性因此面临的工作-家庭矛盾。因此,研究议题不只是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更要关注照料经济、无酬劳动、时间利用等性别不平等问题。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全球发展趋势可以预测,照料经济和时间利用研究将成为新热点。
此外,还要在继续研究微观议题的同时,关注宏观议题的研究。在微观层面,要更多地选择研究非市场活动领域及其与市场活动关系方面的议题;而在宏观层面,则要重视对公共政策的性别影响评估。虽然,由于缺乏分性别统计数据等原因,这方面的研究依然薄弱。但是,性别敏感的公共政策是促进性别平等的重要措施,而在公共政策方面的社会性别的经济研究将为政策制定和制度改善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新女学周刊》在传播女学知识、见证女性发展、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新的一年,《新女学周刊》更关注经济学领域的性别问题,推动分性别数据统计工作开展,促进学界与公众的对话,为实现性别平等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