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善祥
前不久,我和老伴回到了我的第二故乡甘肃酒泉。这里曾是我挥洒青春的地方,也是我磨炼成长的课堂。
1969年,我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医疗系毕业,分配到甘肃,在酒泉地区工作8年,有4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里的飞沙尘暴、蓝天白云,始终萦绕于怀。40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阳光普照中华大地,祁连山下、讨赖河边的贫穷乡村如今怎样了?变化大吗?
汽车在戈壁滩的柏油路上急驶数十公里,进入祁连山脚下,拐进了一条宽5米左右的水泥路,我下车向几位村民问路,一位村民瞅视我良久,突然大声叫了起来:“这不是在这儿工作过的朱秘书吗?”
这里是酒泉市肃州区(原酒泉县)东洞镇棉花滩村七组,我在这里曾经蹲点了半年多。时隔40多年,这位李姓老乡居然认出我来,一时间,我惊喜交集。
大家兴高采烈地握手寒暄,走进村里。只见数百米长的水泥路两边,栽着花草树木,整齐地排列着风格相似的农家小院。我们看望了原来的生产队干部,又到我居住过的房东家探访。欢声笑语之中,忆往昔话今朝,感慨世事变迁,浓浓的乡情溢于言表。
棉花滩七组背依祁连山坡,面对茫茫戈壁。过去,车马道尘土厚达尺许,如今,当地政府已经建成了宽阔的柏油、水泥路;以前,村民们东零西散地居住在土坯泥巴为墙、芨芨草席做门的低矮昏暗的破屋里,而今,他们都住上砖木结构的四合院。河西走廊干旱缺水,当地村民全靠祁连山的冰雪融化之水维系生产、生活。以前,这里长期人畜共饮涝池水,很不卫生。一小盆水早晨抹把脸,下午喂牲口,人们终年不能洗澡。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
我们在村民家看到,过去村民用墨水瓶做成小油灯照明,现在都用上了明亮的节能灯;过去,“刮东风在西墙根,刮西风在东墙根”,人人随地大小便,现在普遍建造了“步步高”的楼式厕所;沿袭上千年犁地播种的“二牛抬杠”,已被各式农机所代替;过去人推驴拉的“架子车”已经销声匿迹,几乎家家有小型拖拉机和电动三轮运输车,有两户还开上了私家小汽车。
村集体不再饲养骡马等大牲畜,多数村民以养肉牛为主要副业。一头三个月大的小牛市值3000多元,一年左右的大牛则可卖到万元以上。村民李永兆家养了7头牛,年值可达十万元,他得意地说是为供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所需。当年,全村仅有一两个孩子能读到初中,如今,仅七组就有数名学生娃上了大学。那时,年终分配几乎家家缺粮,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面馍、拉条子,拌腌沙葱和辣椒已是美食,而今,五谷杂粮齐备,可谓丰衣足食……
当年,我还在金塔县金塔镇红光村三组、六组分别工作过半年。由于接近城郊,比起祁连山脚下的棉花滩村,这两个居民点的村容、环境更好一些。宽敞的村组大道,铺设了上下水排灌管道,两旁的杏树已然成林成荫。这里的杏子又大又甜,是酒泉地区的特色产品。每年春季杏花怒放,色彩缤纷,吸引了各方游客。
我们走进几家农户寻访当年的乡亲。六组的曹正明竟然也认出了我。他热情地带我们走进自家新修的宅院,红漆的钢合金大门,镶着双层大玻璃的窗户,在艳阳下格外明亮,院内的大丽花开得分外妖娆。他讲述着红光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自家的经历,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正在兴建的东洞镇“戈壁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当地的一大亮点。据介绍,这个项目计划五年总投资18亿元,建设6000亩阳光温室,实行节水滴灌和智能化管理,开展育种,种植蔬菜、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形成种植、加工、仓储、物流一条龙的产业链,农民可投资入股分红。我想,如此大项目的建成,将会极大地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年后,如有机会再回祁连,重访戈壁,必然又是一番新气象、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