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吴雨 孙飞 吴燕婷 刘宏宇
“国资参与”“上市公司入股”“知名风投投资”……不少P2P网贷平台大肆宣传其高大上的“背景”。随着近期网贷领域一些平台层层花式包装被揭穿,暴露了虚假宣传误导投资者的种种乱象。
为防范化解网贷行业风险,相关部门近期频繁出台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相关人士表示,对于打击和取缔非法金融广告业务活动、规范金融营销宣传,监管部门的工作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问题平台虚假宣传,1万元投资被称“国资背景”
“十亿国资,B轮融资,国资背景,更放心!”自7月底出现项目逾期,在某杭州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官网首页,这行标语仍然十分醒目。
据这家平台官网介绍,该平台累计成交过百亿元,刚获得23亿元D轮融资,宣称有国资背景机构参与投资。据了解,这家机构旗下参股企业曾仅出资1万元参与了针对该公司的一项投资,折合投资股份0.000065%。记者了解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这家平台项目逾期问题的处理中。
“国资背景,更放心”“国资入股,平台安全再升级”……“国资系”已成为不少P2P网贷平台热衷的宣传营销点。“很多平台千方百计与大企业发生关联,根本不管合作的实质内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说,近期,在互金行业风险频发的背景下,不少相关企业被牵连其中,一些网贷平台风险外溢到了其他领域。
“在投资人眼里,有国资背景的网贷平台应该相对安全,甚至有人认为一旦平台出问题可以找国资企业兜底。”董希淼说,抓住投资人这一心理,一些资质不佳的平台虚构国资背景为自己信用背书,忽悠投资人。
花式包装误导投资者
除了“傍国资”,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吸引投资者眼球,获得信任,千方百计进行包装,施展误导消费者的套路。
——假实力,宣称国资背景、知名上市公司或风投入股,实则“吹牛皮”。如2017年跑路的恒贷网,上线两个月后负责人失联,其号称的“国资背景”则澄清,从未投资过恒贷网,公司印章、营业执照被冒用。
——假存管,宣称有银行存管保证资金安全,实则“一纸空文”。如2017年底跑路的国盈金服,自称有攀枝花市商业银行的资金存管保障资金安全,但银行方面表示,虽签订过资金存管协议但并未开通服务。
——假担保,宣称知名企业、担保公司提供全额担保,其实起不到担保作用。如2015年银豆网曾出现2000万元逾期项目,担保公司中源盛祥未履行担保协议,拒绝代偿。
——假承诺,宣称保本高收益,其实是以高息为诱饵非法集资。如今年1月,项目年化收益一度高达18%的灵鸟网络借贷平台宣布清盘,该公司董事长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警方称,灵鸟一直进行“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根本无法实现收益承诺。
——假风控,宣称构建了银行级风控体系,实则风控部门形同虚设。如近期被深圳经侦立案调查的投之家平台,其在发生问题前曾密集发布大量虚假标的,为新股东自融提供通道。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近期的监测中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的广告链接300多万条,相关敏感关键词出现次数700多万次,涉及的广告发布媒介约1万个。这些违规广告宣传多包含“高收益”“保本”“不看征信”等类型的关键词,缺失对相关投资风险的提示,存在诱导金融消费者的宣传行为。
频繁出台防范风险政策 监管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为防范化解网贷行业风险,相关部门近期频繁出台政策,从“严厉打击P2P平台借款人的恶意废债行为”到“应对网贷行业风险的十大举措”再到“108条全国统一合规标准”,正推动行业朝着稳健、良性的方向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互联网金融广告管理也在不断加强。
事实上,2016年4月,原工商总局等十七个部门就联合发文,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互联网金融广告和以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行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宣传行为,规定不得对金融产品和业务进行不当宣传等。
在一系列政策约束下,互联网金融广告违规活动滋长的不良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期涉嫌违法违规宣传的广告数量已经明显下降,2017年12月发布数量约27万条,2018年3月发布数量约2万条。
“目前,互联网金融广告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从业机构相关经营活动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与引导。”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说。
“规范金融从业机构营销宣传需要多部门协调。”董希淼表示,在工商、金融等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类金融企业网站宣传的审查、惩罚力度,媒体也要加大对类金融企业虚假宣传的识别能力,不给虚假宣传提供传播渠道。
此外,专家建议,投资者要加强对金融信息的甄别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虚假宣传,不要轻易被高收益承诺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