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佟吉清
提起“手机控”,眼前立即会浮现马路上一个个“低头族”的身影。而今,这样的画面正从都市渗透到乡野,从成年人延伸至留守儿童。
近日,扬州大学公布了一项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调查样本涉及贵州、安徽、江苏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区。统计显示,在12~16周岁的留守儿童中,接近42.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超过77.3%的孩子经常用手机上网。不少农村儿童的上网时间高于城市儿童。部分地区有超过31%的留守儿童,暑期每天耗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更有接近15%的孩子每天上网超过4个小时。刷视频、打游戏和网聊,占据了孩子们90%以上的上网时间,有些孩子吃饭、走路、上厕所,甚至睡觉,手里也紧握着手机。
不得不承认,痴迷手机成为留守儿童的“流行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以往的认知当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一些“早当家”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懂事、向上,也更坚强。但因为儿童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更需要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关爱。长期的监护不力、亲情饥渴、教育不足,会导致其性格孤僻、生活散漫,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情感交流出现障碍等等,被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手机成瘾”成为留守儿童的新痛点,加剧了这一弱势群体的身份特性。
平心而论,没有哪个父母愿意在子女的成长中缺席。正因为感觉对孩子有所亏欠,担心孩子孤单无聊,试图遥控孩子的学业,异乡的家长会购买智能手机以作补偿,也作为带娃的“神器”。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缺乏自控能力,加上疏于管理,很容易沉迷于打游戏、看微信、刷微博、看电视剧等等不能自拔,除了引发视力下降、颈椎压迫等健康问题之外,还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接触网络不良信息还会诱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手机是无辜的,是便捷的通信工具,兼具学习、娱乐、购物等功能,握在农村妇女手里,还成为脱贫致富的“新农具”。孩子们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刷微信等方式,和远方的父母沟通联络,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模样,以慰思念之情。但手机毕竟没有人的温度,孩子们一旦沦为“屏奴”,就会出现一系列我们不愿意见到的后果。前不久,江苏金湖县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集资购买学习用品,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可是一次救助活动中,一名小学生塞给志愿者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道: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而这短短的一句话引起了中科院院士的关注,17名院士呼吁要对网游设立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并且要营造一个“无网游日”,提醒我们必须对手机的“成瘾性”予以高度重视。
暑假期间,城里的孩子要么放松心情撒欢玩耍,要么参加课外班查漏补缺,无论怎样,他们的身边都始终有家长的陪伴,一旦出现问题会及时被发现,及早加以干预阻止。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没有了老师的叮嘱,缺少家长的陪伴,暑期便成了监管的“真空期”。因此,“手机依赖”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显然比城市孩子要严重得多。
留守儿童是家庭的掌上明珠,也是潜力巨大的社会财富。两年前,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经过精准摸排发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相较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6102万留守儿童,规模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但仍是个不小的数字。治理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是一个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大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之前,陕西平利县一偏远山村教师在家长群里,给家长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多陪陪孩子,少打牌玩麻将,尤其是不要让孩子在春节期间“陷入‘吃鸡’、王者荣耀这类容易上瘾的游戏”。如此有温度的作业,真是用心良苦,应该推广。
从长远来看,摆脱“手机魔咒”的治本之策是从源头上改变“儿童进不了城,父母回不去乡”的无奈现实。通过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引导扶持返乡创业就业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或者为家庭整体迁移创造条件,让爸爸妈妈可以用打工的收入体面地生活,让孩子们可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有一张书桌,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社会大家庭的呵护下阳光开朗、积极向上、放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