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姜琳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粗钢产量8020万吨,同比增长7.5%,日均产钢量高达267.3万吨,在4月、5月连创新高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值。
在钢铁行业去产能和“史上最严”环保限产举措的背景下,我国粗钢产量依然节节攀升,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有业内人士认为,其中固然有市场需求增长的因素,但也不宜过于乐观。如果保持这一速度继续放量生产,不排除下半年全行业再次出现供大于求。
“产量首先是基于需求的较好释放。受环保和春节复工晚影响,今年上半年的基建等钢材需求到4月份才逐步放量。”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说,最主要还是今年钢价行情不错,企业盈利可观,特别是5月份利润率达到最高水平,因此生产积极性较高。
该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目前钢铁企业销售毛利已经提升至每吨500至1000元之间。同时,钢材库存并不高。量价齐升、供销两旺,使得今年上半年部分钢铁企业创下史上最好业绩。
从7月率先公布业绩预报的两家公司看,安阳钢铁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142%至3682%,华菱钢铁上半年净利润预增幅度也达253%至274%。
据了解,粗钢产量增加与统计口径变化也有一定关系。
“过去非法的‘地条钢’产量并未在官方的粗钢产量统计内。去年我国全面出清‘地条钢’,但对应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合规钢厂通过增加产量满足这部分需求。反映在统计数据中,就显得产量多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他看来,即便除去上述因素,产量也确实太高。需要呼吁企业合理控制节奏,保持对市场的理性判断。
事实上,此前针对4月份粗钢产量快速增长,中钢协秘书长刘振江就已经发出预警:“粗钢产量过快增长给市场形成了较大下行压力,钢铁企业不要因为短时间钢价好就盲目扩产。利润驱动下的产能扩张、违规或一哄而起上电炉以及‘地条钢’妄图死灰复燃,都需要接下来高度警惕。”
今年上半年,仅河北一省,就压减了炼钢产能1053万吨。位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2+26”个城市,部分钢厂限产高达50%。如果没有这些“减法”,全国粗钢产量势必更高。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6.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意味着对钢铁的需求没有那么大了。”“我的钢铁网”资深分析师徐向春表示,经营效益明显好转,一些企业存在扩产能、增产量的冲动,不排除一些长期停产的僵尸企业开始复产。如果对这些现象不及时制止,行业有可能再次面临产能过剩。
业内普遍预测,由于钢铁行业总体供大于求的态势并没有根本扭转,下半年钢铁下游需求增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粗钢产量一定幅度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环保政策进一步趋严将抑制钢铁产量释放,特别是取暖季、蓝天保卫战等可能带来限产加强,下半年粗钢日产将弱于二季度。”王国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