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雄
走进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岩架镇,碧波涌动的北盘江畔,大片的糯米蕉茂密成林,果实累累。该镇负责人兴奋地告诉笔者,近年,岩架镇大力发展糯米蕉产业,让农户增了收,贫困户脱了贫。
虽然这几年通过种植香蕉挣了大钱,但当初动员村民扩大种蕉种植规模的时候,岩架镇的很多农户并不愿意,觉得种蕉风险大,怕卖不出去。针对村民的担忧和顾虑,当地政府和一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决定采取“合作社+”的模式,与种蕉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我拍胸脯作保证,白纸黑字按了手印,大伙才相信。”兴贵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齐兴贵说,农户吃了定心丸后,纷纷开始种植糯米蕉。岩架镇的香蕉也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近4万亩。
香蕉种出来了,能不能销售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是一个问题。“黔货出山”,仅仅靠本地是做不大的。
“我们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借力‘互联网+’,让岩架糯米蕉走出大山。”册亨县副县长欧阳川介绍,为帮助蕉农打开市场和销路,册亨县联合贵州电子商务云到村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贵州省册亨县邮政分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网上销售。“从那以后,岩架糯米香蕉渐渐进入全国消费者的视野。”
去年9月,“册亨糯米蕉”在多家电子商务平台上线之后短短几天,就卖出了五万余斤。据统计,岩架糯米蕉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以来,已接到订单11.6万余单,销售总额达148万元,客户遍及全国,购买次数两次以上的客户占总客户的13%。
网络销售扩大了岩架糯米蕉的知名度,也带动了线下销售。“有一个月,只算客商来村子里零散收的,就卖了一万多元,岩架糯米蕉名气越来越大了。” 岩架镇香蕉种植大户、洛王村坝修组组长罗福辉说,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种蕉,借着糯米蕉名气,越来越多的客商来岩架收购香蕉。
农产品要形成产业,光靠卖初级产品还不行,还得发展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我们不但要种香蕉,还要建一个集生产、加工、示范、生态和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岩架镇党委书记李成恩说。
2017年,册亨县引进了香蕉加工厂建设项目,该项目由中国联通集团帮扶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在岩架镇板弄村建了一家加工厂,以加工生产香蕉片、香蕉干、香蕉粉为主,公司收购全镇的香蕉,让蕉农们吃了定心丸。
李成恩介绍说,岩架镇规划再用3年的时间,在洛王、洛凡、洛达等8个村,沿江、沿河、沿公路海拔600米以下的区域连片种植香蕉。“最终,我们要在全镇实现香蕉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年产值达1亿元,人均增收5000元。”
据了解,从2015年至2017年,岩架镇通过发展香蕉产业,547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李成恩说,他们将把糯米蕉发展成为岩架镇的主打产业,带动全镇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