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5月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法治权益 观察 配偶和父母继承顺序要不要改? 别在“女德班”上和稀泥了 关爱地球 保护环境 印尼童婚引争议政府或将修改法定结婚年龄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在“女德班”上和稀泥了

做一个社会性别意识上的明白人,有时并不需要很高的学识来摆渡与启迪。但困难在于,很多时候,一些根本不正确或似是而非的所谓理论与文化蛊惑了人们的头脑,使之选择性“失明”了。

■ 舟子

经过媒体舆论的声讨和有关部门的治理,近一段时间“女德”和“女德班”未见大的风浪泛起,但关于“女德”的评论文章不时可见。看来,“女德”和“女德班”此类事件,牵动着不少公众关注的神经,不会轻易地烟消云散、宛若无痕。

最新看到一篇文章——《宣扬“女德”,就是歧视》,文如其题,看过之后,“于我心有戚戚焉”,这篇“别人家的文章”算是浇了我心中的块垒。

该文章开宗明义地写道:早些时候在《大家》上看了篇讲“女德”的文章,觉得很古怪。

该作者觉得很古怪的那篇讲“女德”的文章,我也是看到了的,就在不久之前。我的感觉也是“很古怪”:标题就很古怪——《我们不要“女德班”,却不可不要“女德”》,一看就是那种“老好人”的体贴周全模样,谁也不想得罪,但又似乎想表达点什么锐利的观点,以示“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都没有我的观点全面辨证的优越感。出于阅读习惯,我点开看了,但还是没法认同这样的“老好人”说法。因为虽然该文行文潇潇洒洒不短,而且引经据典,说古道今,从历史讲到现实,显得有点扎实也貌似有点学问,但自我矛盾之处比比皆是。其逻辑往往是自我肯定之后又加上自我否定,令人懒得理会与浪费阅读理解的时间与精力。为说明问题之便,我在此简言之:它是在把“女德”和“女德班”在现今社会的“积极”存在意义陈词一番之后,又似乎信心不足,然后,在结尾来了这么一句普遍正确的“保险”语句:“这里所说,当然不止于女性道德,而是包含了男性在内的两性应该共有的道德。”令人费解:如果如是所言,那你写这一大篇文章的意思何在?如果是“包含了男性在内的两性应该共有的道德”,那又为何要名曰“女德”和“女德班”?

现在看来,觉得古怪的不只是我。这篇《宣扬“女德”,就是歧视》的文章,针对前述文章的古怪之处一一做了针锋相对的解析与点评,令人感觉很是快意,具体内容我在此不一一复述,也只以该文结尾的话语简而言之:“所有公民一律平等,不管是男是女,还是其他。以性别划界,对任何人提出特别的社会要求,都使他们处于跟别人不平等的地位。鼓吹‘女德’,就是歧视,这不是明摆的吗?”

这话点出了“女德”和“女德班”必须被涤荡扫除的法律和道德根基,原因很简单:如果“女德”和“女德班”是合理且应该被提倡的存在,那“男德”和“男德班”也当是合理且应该被提倡的。但为何不见提倡?且其存在性也很“差”?据报道,一度某处曾有“男德班”,但学员寥寥,没多久就偃旗息鼓了。与之相对的是,“女德”和“女德班”却一度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即使是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遣散之后仍然不时有冒头。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有强大的社会文化生存土壤。这样的土壤从何而来?某些文人学者或明或暗的摇旗相助当是逃脱不了干系。文化是社会的明灯,文化人当作擎起明灯的人,不能搅混水、混淆视听,更不可给虎添翼、为虎作伥。

如有网友在《宣扬“女德”,就是歧视》一文下的留言:关键在于不需要特别去强调“女德”,而是男女都应该共同学习提高自己的价值,遵循基本的道义和德行。

由此看来,如果某种“德”只要求某一特定的性别群体去践行,而对另一个性别却基本无此要求,那其中肯定存在着性别歧视的问题。如有网友在《我们不要“女德班”,却不可不要“女德”》一文下的留言:只讲女德不讲男德,这不就是缺了一德吗?这不就是缺德吗?哦不,还缺一德,公德。作者貌似是在批评“女德班”,其实还是在为所谓“女德”抬轿子。列举了那么多“女德”的书,但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就没有一本“男德”的书呢?作者就没关注过研究过吗?

还有网友写道,“态度端庄、不苟言笑,衣着俭朴、不好妆饰,谦让恭敬、以礼自持,不道恶语、和睦家人”对男人也适用,为何单拣出来要求女人?难道女人能挣一个500强的公司,还要衣着寒酸?

依我之见,现代社会,不苟言笑、衣着装饰等本是个人选择之事,想笑就笑,不想笑则不要强作笑颜;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男人女人都可以根据个人所好选择华服美食或是淡雅简食,其间并不需要把性别作为制定标准的前提。如果非要如此性别区隔视之,反倒成了“庸人自找事”,画地为牢来制造不必要的家庭和社会矛盾了。而“谦让恭敬、以礼自持,不道恶语、和睦家人”则当是对男女一视同仁的要求才对。

我欣赏《宣扬“女德”,就是歧视》一文的旗帜鲜明。此文并没有拿什么假大空的理论或是史料来唬人压人,其叙述解析基本来源于作者作为社会一分子的真实所感与所思,这些“平凡”所感所思足以服人。因为男女平等这一命题,往大里说可以很大,往具体可感里说,也可以很细节很实在,渗透在日常生活与人生经历的时时刻刻里。一个人只要尊重事实、尊重个人的真实感受,是很容易意识和认识到其必要和重要性的。做一个社会性别意识上的明白人,有时并不需要很高的学识来摆渡与启迪。但困难在于,很多时候,一些根本不正确或似是而非的所谓理论与文化蛊惑了人们的头脑,使之选择性“失明”了。今天,在男女平等蔚为风尚的时代大潮中,愿如此“失明”的人越来越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