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月3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流感疫苗接种率为何仅2%? 北京23个部门一把手“直播答题”拒绝“套路” 警惕新型网络传销渗透到朋友圈 校园强奸案,追究校方责任不能手软 “临终关怀”服务需要政府“关怀”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终关怀”服务需要政府“关怀”

□ 张西流

多名专家指出,当生命体征不能逆转,比如癌症晚期扩散不可治愈,就应确定为临终患者。如果没界定,易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医保应将临终关怀的药物和服务项目纳入报销范围,已纳入的应提高报销比例。这样医院才有动力去发展临终关怀事业,家属更愿意将临终患者转到临终病房。(1月29日《人民日报》)

临终关怀的理念起源于西方,尽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很多人不愿意浑身插满导管,而是希望在家人的陪伴下,“无痛、无惧、无憾”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2012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发布了《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卫生部批准立项的临终关怀调研课题。该研究显示,全国每年需要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超过750万人,且这方面的需求在日益增长。

然而,与巨大的需求相比,供给明显严重不足。统计数据显示,只有1%的中国老人享受到临终关怀服务,而发达国家的老人中享受到这项服务的比例达到70%~80%。

与之相对应的是,过度医疗比较普遍,不仅临终患者徒增痛苦,也造成医疗资源和家庭经济的过度消费。如此语境下,专家关于重视临终关怀服务的呼吁理当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临终关怀既是对临终患者的最后服务,也是对患者家属的情感慰藉,不使活着的人对死者心存不安或愧疚。它不是放弃救治责任,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倡导和做好临终关怀,需要种种探索、尝试和努力。

事实上,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疗卫生体系,继而纳入医保范围,就是政府职责和公共医疗服务的题中之义。换言之,临终关怀服务,首先需要政府的“关怀”,这种关怀体现在财政的投入、制度的完善及医疗的保障等多个层面。《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的总报告中指出,开展临终关怀服务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巨额资金,需要的是政策法规、教育与培训、民众意识的转变与必要的经济支持。其中来自政府层面的系统性、连续性干预至关重要。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中国完善医养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打造健康中国的需求。英国、美国、韩国、法国等一些国家的经验证明:临终关怀服务作为政府公共补偿的一部分,对降低公众疾病负担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临终关怀纳入医疗卫生体系及医保范围,具有不可估量的成本效益。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快相关政策的规划和探索。这不仅能让临终患者得到完善的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疼痛护理等,充满了人性的温情,还将实现政府得民心、医院增服务、患者减负担等多赢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