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在2023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日前由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及其转换》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在中长期仍有巨大空间和潜力,或在2023年前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报告预计,在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在6.5%左右;在2023年前后,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2500美元的国际分界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2029年前后,中国GDP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2049年,中国占全球经济份额将提升至约26.9%,接近历史峰值。
此外,报告还提出,随着外部条件和内部格局的变化,在未来10~20年,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经济发展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创新驱动作用将明显增强,而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和双向开放水平亦将提高。 (夏宾)
37城平均月薪公布北京超过万元稳居首位
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一份薪酬排行榜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为7789元/月。北京以超过万元的月薪稳居排行榜首位,杭州、宁波、东莞的薪酬水平已经高于广州,紧追北京、上海和深圳。
这份名为《2017年冬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称,虽然第四季度并不是传统上的招聘旺季,但从数据结果来看,2017年第四季度的职场竞争程度并没有因为年底的观望期而缓解,竞争指数稳中有升。其中,北京职场竞争最激烈,成都仍然是最受求职者欢迎的新一线城市。
《报告》认为,求职者在第四季度一般都在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的职场收获,也是职级评定、奖金发放集中的时期,因此第四季度的整体跳槽意愿不高。对于在这一时期有紧急用人需求的企业,大多会通过提高薪酬水平来招募人才,也是导致这一季度薪酬小幅增长的原因之一。从智联招聘在线监控的37个城市来看,城市间的对比变化不明显。虽然2017年较多城市为吸引人才“放出大招”,但从竞争指数的变化上看,城市之间的人才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人才的供应及流动在短期内仍保持了稳定的节奏。
(中国经济网)
近三亿农民工成产业工人主体
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7)》指出,近三亿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报告明确,保持职工收入水平稳定增长和缩小职工内部收入差距是“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最大挑战。缩小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和私营单位职工、农民工的收入差距仍是重要挑战。
报告认为,2016年中国职工收入分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延续中国职工整体工资水平稳定上升同时,缩小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和私营单位职工、农民工的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中继续保持企业职工劳动报酬占比稳步回升趋势,是提高职工收入重要且可行的途径。
报告指出,结构性失业正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特征。自2011年以来,中国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逐年下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用工短缺,用工成本上升,一些企业还没有做好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这种新常态的准备。
(蒋涛)
调查显示:男性网络消费力首次超越女性
中国银联1月17日发布的《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相比刷卡支付,74%的被访者更习惯使用移动支付,其中男性的比例更高,男性网络消费力首超越女性,不过收入越高的人越习惯刷卡;在移动支付安全性上,“60后”最易受骗,而“90后”一旦遭遇诈骗,损失金额往往比较大。
调查显示,“70后”“80后”为消费主力军,其中“70后”中的高收入人群比例最高,51%的“70后”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上。“90后”的收入虽然比其他年龄段少,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是最高的(23%)。
中国银联上述调查显示,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个百分点,而外卖订单和游戏相关虚拟物品的使用比例上升,是促成男性网上支付金额增长的重要原因。
在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中,商超及餐饮类线下实体消费、网上实物类消费比例最高。 (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