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0月2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特别报道 激发文化活力,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是我们的梦想 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得起历史检验 司法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篇民生大文章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九大代表、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杜玉涛:

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是我们的梦想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乔虹

她是国内手工克隆技术第一人,国内首只手工克隆小猪就出自她的手;她是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也是非公企业的一名党务工作者;她来自基层一线,在十九大首次设立的“党代表通道”上精彩亮相……

她就是十九大代表、华大基因研究院党委书记、首席科学家杜玉涛。

基因科技不“高冷”,造福公众健康

今年正好是杜玉涛从海外学成归国发展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里,作为一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她亲身见证和经历了国家科技创新的飞跃。

“就以基因科技为例,10年前国内的基因科技研究只是国外相关领域的‘追随者’,而现在我们的基因科技可以说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已走入寻常百姓中。”杜玉涛骄傲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现在一些基因检测,比如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及耐药性等,都已在医学上得到推广。

杜玉涛特别提到,利用基因科学技术,仅仅通过抽血,就可以非常准确地进行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她说:“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目前我们已经为240多万孕妇提供无创产前筛查,避免了1.7万多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大大降低了传统方式的误诊率和风险,检查费用也从几千元降到几百元,非常惠民。”

杜玉涛表示, 基因科技不“高冷”,现在普通人也可以以低廉的成本享受到基因科技带来的福利。

党建科研不“冲突”,激活内生力

在华大基因研究院,除了是业务上的带头人,杜玉涛还是院党委书记,一名党务工作者。

在杜玉涛眼中,非公企业的党建很重要,“是提升非公企业吸引力、激活企业内生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她认为,非公企业党建必须和业务关联在一起,“不能是两张皮,不能形式化”。

杜玉涛表示,华大基因研究院很多支部的书记本身就是业务骨干,工作关系密切的党员往往会被安排在同一支部,从而实现党建和业务相结合,一起带头冲锋陷阵、攻克科研难题。

杜玉涛告诉记者,研究院里设有“党员示范岗”,只要是党员就要明示其党员身份,“这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告诉每个党员要自查自省,日常行为要符合党员的标准。”

基因检测不“万能”,还需理性看待

对于当下市场非常火的癌症基因检测,杜玉涛持谨慎态度。

杜玉涛告诉记者,对于那些发病主因多源自遗传性的癌症、肿瘤,比如女性的遗传性乳腺癌、宫颈癌,基因检测确实有助于癌症早期的筛查与防治,“它能使人们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从而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但另一方面,杜玉涛也表示,对于一些主要由后天因素造成的癌症、肿瘤,基因检测预防癌症的意义并不大。

“不能因为我是研究基因科技的,就片面夸大基因检测的功效,要理性、科学对待基因检测技术。”杜玉涛说。

创新驱动不“遥远”,点燃发展新引擎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内容中提到。

这让杜玉涛很是振奋。她说,“其实,这几年国家创新创业环境一直在不断优化,无论是科研经费的投入还是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都在不断加大,从真金白银到真情实感,让我们一线科研人员感觉很温暖。”

“通过基因科技控制人口缺陷、提高人口健康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和梦想,它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杜玉涛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