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鲍罗丁弦乐四重奏音乐会放在5月21日,似乎是想告诉前一天借“5·20”这个日期匆忙告白的人们,真正的爱情哪怕经历了20年的风霜雨雪,也能馥郁芬芳。
■ 吴玫
把要去听鲍罗丁弦乐四重奏上海音乐会的消息发到朋友圈后,点赞的,女人比男人多。中场休息时,被相对艰深的室内乐拉拽了半场的初级爱乐者,互相鼓励:最好的演出在下半场。你们的雀跃、你们的期待让我抿嘴一乐,关于亚历山大·鲍罗丁我们有一个密码:都是通过《夜曲》爱上他的。
我第一次听到鲍罗丁的《夜曲》,是在上海一个专门播放古典音乐的电台里,那是2009年的11月下旬,秋天已到末梢,冬天还在期期艾艾,这种时节的上海,最容易起雾,且总是瞬间就能将清朗的天空变得迷蒙起来。一曲《夜曲》从大提琴开始奏响第一遍主题,到第一小提琴应和主题,再到四把弦乐用各种音乐手段强调《夜曲》的主题,短短10来分钟,我再看窗外刚才还轮廓清晰的月亮,已经朦朦胧胧。也是因为听《夜曲》的人,已经泪眼婆娑?
1833年11月12日,亚历山大·鲍罗丁出生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这位正经职业为化学家的神人,愿意将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音乐上,这就获得了一个雅号:星期天作曲家。虽是星期天作曲家,可他的作品一点儿也不输给正儿八经的作曲家,从数量到质量,交响音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歌剧《伊戈尔王子》等等。不过,最为一般爱乐者熟知和喜爱的,恐怕就是《夜曲》了,鲍罗丁为感谢妻子20年的陪伴特意写给她作为20周年结婚纪念日礼物的作品。
上海将鲍罗丁弦乐四重奏组的音乐会放在5月21日,很有意思,似乎是想告诉前一天借“5·20”这个日期匆忙告白的人们,真正的爱情哪怕经历了20年的风霜雨雪,也能馥郁芬芳。
音乐会将《夜曲》回归到了鲍罗丁《D大调第二号弦乐四重奏》里,让我们听到了作品完整的起承转合外,也让我们看到,哪怕是走南闯北了数十年的鲍罗丁弦乐四重奏组,哪怕无数次地演奏过鲍罗丁的这部作品,在即将开始第三乐章亦即《夜曲》时,也用了比其他乐章间隙更多的时间来调整情绪。
好的乐团就是这样,技术固然是他们的立身之本,可他们永远不会本末倒置,让技术遮蔽掉情感。那么,鲍罗丁弦乐四重奏组有多好?这支成立于1945年的四重奏组,72年来因为各种原因经历过数次人员更迭,但是,“根据演奏者当时的心情”(成员之一伊戈尔·纳伊丁语)来演奏作品,始终是鲍罗丁四重奏组的“指挥棒”,于是,当大提琴犹如鲍罗丁本人温厚地向妻子倾诉关怀时,你还能顾忌大庭广众之下将情绪隐忍起来;但,第一小提琴仿佛鲍罗丁夫人温柔地回应丈夫的关怀时,现场的乐迷恐怕没有谁会在乎周遭,任由自己潸然泪下了。
这场音乐会,共为乐迷们准备了四部作品,除了亚历山大·鲍罗丁的《D大调第二号弦乐四重奏》外,还有贝多芬的《B大调第六弦乐四重奏》、舒伯特的《C小调四重奏乐章》和肖斯塔科维奇的《F小调第十一弦乐四重奏》。我们且按下两位德奥作曲家的作品不表,来说一说与鲍罗丁同宗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的《F小调第十一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966年,创作的动因是为了纪念好友、去世不久的小提琴演奏家朋友西林斯基。第一次听如是,这一次在现场聆听更是这样,它让我想起了1959年肖斯塔科维奇为好友、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创作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总觉得两部作品有暗通款曲之处:一样的恐怖的脚步声,一样的作曲家本人惊魂不能定的心跳……只是7年后,肖斯塔科维奇的表达更加焦虑,明明是写给好友的安魂曲,18分钟长度的作品用了7个乐章,表现出来的是心神不宁的多动,让聆听者产生了坐不住的瘙痒,可以想见,肖斯塔科维奇在创作这部四重奏时悸动不安的心境。
从鲍罗丁的《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的诞生,到1966年肖斯塔科维奇创作《F小调第十一弦乐四重奏》,百年的风云变幻,让恬淡的浓情蜜意已经很难在鲍罗丁的后辈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中再现。当然,就音乐的织体而言,鲍罗丁的作品远不如肖斯塔科维奇的厚实、绵韧,可是,作为一个只想平平安安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的音乐爱好者,我不想肖斯塔科维奇用其曲折、多难的人生,来换取他丰厚、深邃的音乐城堡。只说爱情的话,也不要“风风火火轰轰烈烈,我们的爱情像一场战争”,只想有一个人能够没有非分之想地守候你20年,将爱你的心细水长流成《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