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出土的跪射俑
曾侯作父乙铜方鼎
曹操墓中出土的石碑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
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鸿雁
这是1996年之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考古成果展,汇集了19个省市的49家考古所、博物馆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藏品。
杨官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物,新疆精绝古城的尼雅遗址珍宝,南海一号的沉船珍宝……从史前时期到汉唐,再到宋元明清,大小不一、类型多样的360件展品,就像是一把钥匙,带人们开启通向往昔之美的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钟玲
“你看这个彩陶盆,是一万年以前的,太古老了!”
“快来看,这里有隋炀帝墓里的陪葬品!”
“这个好袖珍,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呢!”……
面对来自不同时代的珍宝,耳边不停传来人们的感叹声,还夹杂着未曾断过的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在首都博物馆一层右侧的展厅里,刚刚开展一周的“美·好·中华:近20年考古成果展”,即使工作日,也是人头攒动。
这是1996年之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考古成果展,汇集了19个省市的49家考古所、博物馆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藏品。
杨官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物,新疆精绝古城的尼雅遗址珍宝,南海一号的沉船珍宝……
从史前时期到汉唐,再到宋元明清,大小不一、类型多样的360件展品,就像是一把钥匙,带人们开启通向往昔之美的门。
经过布满白色纱幔的长长走廊,进入古香古色的展厅,被安放在各种玻璃柜中或是“独居”或是“群居”的展品赫然入目。
展厅被设计成U形,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以时代为序,展览被分隔成四个部分,分别以道法自然(史前时期)、天地之道(夏商周)、保合太和(汉唐)、和合能谐(宋元明清)为题。
最先进入视线的,是一件来自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前~前21世纪之间的彩陶盆,黑色的底儿,浅黄色的花纹,周身随处可见斑驳的裂痕。这是于河南省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盆,属于典型的仰韶文化彩陶器,其纹样质朴自然,是仰韶文化庙底沟先民的代表性花纹,复合了垂弧纹、弧边三角纹、窄带纹、圆点纹等多种几何图案。
圆润的线条富于变化,变化中又蕴含着规律,像在诉说远古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
虽然,它是静止的,可不知为何,站在面前,却总觉得它有旺盛的生命力,它的纹饰在陶盆表面首尾相接,那外向的双旋如同长长的双臂在伸展,仿佛无穷无尽。
而一些兽面纹玉鉞、龙形铜饰、铜鸟和金面具等商周时期的文物,则展现了古代蜀人高超的工艺。铜眼睛形器体现了古蜀文明的“眼睛崇拜”现象;只有53.8厘米长的石虎,这尊几千年前的器物,至今看上去依然威猛而狞厉,在静态之中蕴藏着动感,生机勃勃。
这次展览,有80%的展品是第一次离开“家乡”。
在“天地之道”部分,一件件淡绿色的青铜器,展示着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精美。其中,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鼎最为炫目,那便是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出土的方鼎。
这尊方鼎厚重高大,是西周时期最大的方鼎之一,身上有着繁复的雕饰和美丽的花纹,器与盖上还刻着相同的两行铭文:曾侯作父乙宝尊彝。
作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这件方鼎,属于一代曾侯:犺,它的出土将曾侯乙家族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余年。它的到来可谓波折重重,据工作人员介绍,开展前一周,这尊珍贵的方鼎才决定受邀参展,这也是它第一次离开湖北。
对这件从未出过远门的宝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热爱有加,他不吝赞美,“过去我们更关心的是铜器上的铭文所提示的族氏文字和国名,但看到它,人们首先会被它的美所征服。”
对于这尊方鼎的特别之处,方勤说,“方鼎本身代表的等级就高,而腹壁上周装饰有兽面纹、其下为优美蝉纹的,等级更高。另外,商周之际的鼎盖都做成简单的扁平状,这件青铜方鼎的盖却极为考究,盖内有高约一厘米的长方形凸起,是为扣合器口之用,盖面中部长方形环钮的两侧各有镂空状的夔形扁钮。这些细节在以往的铜鼎中十分罕见。”
与方鼎的“华贵”不同,来自秦汉时期的各种陶俑很写实。最为醒目的是秦朝的一个跪射俑,他的形态、衣着、发辫,甚至鞋上的纹路都很清晰,虽然身体的颜色已脱落,却在连接甲片的边缘,还依稀能看到残留的红彩印记;而汉代的仅手掌大小的陶俑——陶庖厨俑,形象憨态可掬还带着烟火气,只因它的前方竟有陶质的案板,上面还摆放着已分解的猪肉、狗肉,十分有趣。
于陕西曾见过许多姿态万千的陶俑,因此,这已不“稀奇”,但同样来自于秦始皇陵的青铜鸿雁,却是我首次与之相见。
这只卧着的鸿雁,眼睛一直平视前方,虽然已是锈迹斑斑,却依旧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它微微张开的嘴,盘在身下的爪子和收在身后的翅膀,如此灵动,不禁让人想象,当年制作出它的匠人,要花费多少心血才能铸就这样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青铜鸿雁来自秦始皇陵北侧的青铜水禽坑,于本世纪初才被当地村民发现,其中天鹅20只,鹤6只,鸿雁20只。它便是其中的一只,而在此前,这样的动物雕塑,在中国先秦铜器上几乎没有发现,由此可知,它的出现何等珍贵。
到了汉唐时期,2013年在江苏扬州隋炀帝墓出土的,由一个个小小的玉片串起来的蹀躞金玉带,在一众汉唐时期的展品中更显别具一格。
据资料介绍,蹀躞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玉质的蹀躞只有皇家与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使用,如此高规格的蹀躞带也被考古学家认为唯隋炀帝才可能拥有。
隋炀帝墓出土了“故隋炀帝墓志”以及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遗物近200件(套),其中这条蹀躞金玉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件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
其实,我们今日所见的蹀躞带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这些玉片原本是镶嵌在皮质或丝绸制成的带子上的,只因年代久远,带子已经腐烂,就只留下这些玉片。
此时,远远地看见,本是幽暗的展厅中央耀然生辉,那是高35.6厘米、基座边长12.5厘米的鎏金银阿育王塔。一时间,觉得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了。竟不晓得,从小即熟悉的雷峰塔,竟也藏着许多宝物。
来自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阿育王塔,便于雷峰塔中出土。雷峰塔原名黄妃塔,为吴越国末代国王钱椒为供奉佛螺髻发而建,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2001年发掘雷峰塔遗址,塔基、地宫保存基本完好,钱俶作的《华严经跋》残碑和纯银阿育王塔便在那时“面世”。雷峰塔地宫的发掘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而地宫内出土的文物制作精良,也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整个展览中,我所见最多的展品为陶俑、玉器、青铜器等,一双汉晋时期的钩花皮鞋却显与众不同,吸引了许多人为之停留。身旁有人惊叹,“这大概是最早的皮鞋了吧!”
只见棕黄色的鞋子,底部已经裂开,鞋面上也已经有所破损,一旁的介绍显示,这双鞋就出自1995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发掘的新疆精绝贵族墓地。
鞋子为一位男性所穿,果绿色的细绢包裹着靿靴,以彩色丝线勾结的“山”字斜格花错落有致,靴底是整片的皮革,皮革还翻上来包裹着靴帮。这双鞋子的样式带着明显游牧民族的特点,但装饰部分却又时尚又轻薄,可以说是既实用又精美。
沿路一直往前,当看到罗列在玻璃柜中一个个来自景德镇的陶瓷展品时,我便知,这已是宋元明清时期。不知不觉,竟已从远古时代“步入”距今千年、几百年的时代。
在靠近展馆的出口处,一条长桌上摆放着几台平板电脑,以供人们查询本次展览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到,此次展览的遗址类别包括城址、墓葬、窖藏、地宫、沉船,而文物品类则涵盖玉石、陶瓷、金银、漆木、石刻以及壁画等等。
从展品所标注的出处可知,这些展品都是从1995年~2016年近20年的历年十大考古发现中挑选的,力求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文物进行展示。策展的过程并不轻松,最初,选出的文物有800多件,从调研到调集走了22条线,而每条线都牵涉了2~3个省份、30~40人次,从80家单位最终选出预定的360件。
首都博物馆的策展人冯好说,“古人对美的追求随处可见。我们希望观众看完展览以后,能够了解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同时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审美变化背后蕴含的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这应该就是“美·好·中华”的寓意。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此驻足歇息,欣赏那些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的珍宝,也许并不能让我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但,它们积淀了中华民族近千年甚至近万年的智慧,却足以让我,倾听到历史的回音……
美,无论何时,都是人类与自然的永恒乐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