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娇
这天早上,刚打开村委会活动室,村里的郑大姐就来找我。她从背包里拿出一沓看病的诊断书以及医院检查的单子,我看了一下,全部都是2014年前的化验单以及门诊单子。我问:“大姐,你这是啥意思啊?”郑大姐马上又将她老公的二级残疾证拿了出来:“李书记,你看这么多的病历单,我家老张是一个重病号,又是二级残疾,我们要求吃低保。”
原来是来申请低保的,郑大姐是我来到这个村后遇到的第25批要求吃低保的群众了。说起低保,搁以前农村里要是说谁家穷吃低保,那是骂人的话,可这几年个别地方风气开始变了,许多村民希望吃低保,当上贫困户,加上村里领导怕得罪人,导致国家好的政策走到村上就开始变味了。低保户、贫困户的评比成了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的一种福利而不是救济,不该享受的享受了,该享受的没有享受到,村民们少不了为低保争吵、告状、扯皮。
送走郑大姐后,我马上叫上工作组的同志,一起赶去她家中。到户一看,虽然郑大姐的老公确实因前几年患有脑出血导致手中风,被残联评为二级残疾,可是,生活自理以及做简单农活却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她家的房子是三层楼的砖房,比村里好些村民要好很多。我请郑大姐将户口本拿出来,打开一看,家中五口人,都正值壮年。我记录了一下基本情况,告知其五个工作日后给她答复。
回到活动室,我请工作人员调取他们家的情况记录,结果发现,三个子女全部有商品房不说,老大、老二家里还有小车。从这个情况看,他们家就已经完全不符合低保的申请标准了。于是,我给郑大姐打去电话,说明情况,用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跟她解释,让她明白家庭经济不符合低保标准,因此不能办理低保。
这虽然看起来是件小事,但是在村上这样的事情却是村委会接待来访的主要内容。
记得我到村上的第一天,村民周某某就跑到市信访局去上访,要求享受低保。局里给我打电话,我及时将周某某劝了回来。事后,我马上组织工作人员到周某某所在的村组调查核实,发现其因为在建筑工地务工,摔断腿,住院期间评定了三级残疾,建筑商对其赔偿了25万元,儿子买了一台挖掘机为工地挖地基,日薪800元,同时,儿子名下还有一台大众的SUV,在广安城南买了商品房。
调查工作结束以后,我思前想后怎么来做周某某的工作,如果直接当面谈,他本人脾气暴躁,肯定不服,为此,我把工作组召集起来,以测民意的名义将周某某叫上,在他们本组搞民意调查,当着周某某的面,询问他们本组的村民对低保政策的看法。结果,村民都表示,如果家里有车有房,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的,这样的家庭一律都不能享受。民意调查还没有做完,周某某就称家中有事,离开了会场。自那以后,周某某再也没有到村委会要求吃低保了。
常言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家事去办,耐心地讲道理,讲政策,以理服人,老百姓才会信任你。同时,要理顺村务,清洁民风,一要从加大村级事务公开力度方面着手,让村民了解村级事务,二要从加大国家政策宣传力度着手,让老百姓清楚国家政策。让村务阳光透明,才会有公平正义,而民风清,村务明,老百姓上访的事情自然就少了。
(作者系四川省广安市信访局工作人员、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柏树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