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训练
教学生数字油画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强洪
2017年元旦假期,在湖北理工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习的王竹婷回到了自己曾经生活了12年的“家”——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看望陪伴她成长的妈妈们。
看着曾经睡过的床、使用过的书桌,19岁的王竹婷眼里泪光闪烁。看到老师李秋明,王竹婷的眼泪终于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因为她和李秋明老师早就约好“每逢寒暑假都要回家看望‘李妈妈’”,她上前紧紧地与“李妈妈”相拥在一起。
王竹婷是这里走出的第35名孤儿大学生。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我是一个幸福的女孩,因为我有40多位妈妈爱我,我是被爱包围着成长起来的。”
这里的孤童也一样实现艺术梦想
在武汉市武昌区美丽的花园山上,有一所牵动着众多爱心人士的特殊学校,这里目前收养着该市近700名儿童,其中97%以上为残障儿童。承担培育照顾这些孩子的,就是福利院巾帼文明岗——教务科的48名教师。生活中,她们有自己的孩子,但却把大部分时间给了这些孤残儿童,承担着抚养、医疗、康复、特教、安置这些孩子的重任。她们就像这些孤雏的守护神,用爱陪伴他们成长为翱翔的大雁。
王竹婷自幼父母双亡,7岁被送到儿童福利院。“孩子们来到福利院,我们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不仅要将他们抚育成人,更要让他们成才。”从那无助的眼神里,院长彭莉莉品出别样心酸。
小学三年级时,王竹婷迷上画画,并选择美术专业作为将来的方向。“一定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因材施教。”教务科的妈妈们专门聘请专业老师教孩子们弹钢琴、学绘画、跳舞。
考前的一幕幕,王竹婷清晰地记得:老师每天深夜守在培训班门口,接她回福利院;院里的老师还专门为她做好饺子、排骨汤等夜宵让她补充营养。
王竹婷告诉记者,和她一样,在这些“妈妈”的关心和爱护下,这里走出了考取重点大学的阳光男孩缪笛、身残志坚的“画家”丁小安、考取华师艺术职业学院的“逐梦女孩”沈雪萍……已有35名孤儿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部分孤儿已学成走上工作岗位,回报社会。
王竹婷大学报道的那天,李秋明老师帮王竹婷整理行李,按福利院的传统,给她置办了一个大行李箱,准备两套新衣服,然后把她送到学校报到。
“我们是幸福的湖北孤儿大学生”
全国化学竞赛湖北赛区一等奖、物理二等奖,市区三好学生,高考以优异成绩考上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又保送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缪笛的履历表上满是“亮色”。
如今,缪笛在华为武汉分公司工作,休息时间,他常回“家”探亲,辅导弟弟、妹妹们学习。
儿时的记忆已被岁月冲刷得模糊不清。缪笛只知道自己6岁时父母双亡,3年后,被汉阳民政部门送到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缪笛来时的模样,教务科的胡芳老师记忆犹新:面色发黄,身体孱弱,还患有肾炎。在福利院悉心照料下,缪笛的病情渐渐好起来,也逐渐变得阳光开朗。
“如果没有福利院和学校老师的帮助,我肯定考不上大学。”缪笛说,为了让他接受教育,福利院老师们四处奔波,联系接收学校;到处搜罗书籍,供他阅读;联系辅导班,加紧校外集训。
对此,缪笛一直心怀感恩:“对我们孤儿来说,吃好穿暖就是一件奢侈的事,能接受高等教育,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但孤儿不孤,我们是幸福的湖北孤儿大学生,最能理解幸福的含义,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爱我们的妈妈。”
爱让病情复杂的先心病女孩重生
福利院里的残障孩子,残疾类型多样:有唐氏综合征、脑瘫、自闭症、脑积水、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情绪行为障碍、语言言语障碍等等,同时还伴有多重障碍,如肢体残疾伴随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伴随视力障碍等,且智力程度多为中重度智力障碍(智商在50分及以下)。但她们既是老师,更是妈妈,对待孩子“虽非亲生,却视同己出”,用母爱的天性温暖着福利院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家的温暖。
2016年“六一”儿童节, 8岁的燕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庆祝节日。这个孩子曾被医生诊断活不过3个月。如今她已在“妈妈”们的呵护下,生活了8年。
燕子8年前被送到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医院检查后,发现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要根治必须做心脏手术,但燕子气管狭窄,不能使用呼吸机,手术时很可能出现窒息情况。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福利院的妈妈们联系了在北京的爱心组织,将燕子带到北京问诊。半年时间先后在三家医院医治,但结论都是一样——气管狭窄不适合手术。一家医院的医生甚至判断,像燕子这种情况不会活过3个月。
回武汉后,教务科的“妈妈”们分成三个班,24小时对燕子精心陪护。8年过去了,燕子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2016年5月26日,手术成功的燕子回到了儿童福利院“妈妈”身边。
多年来,老师们遵循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原则。据教务科科长罗勤介绍,仅2016年一年就有上百名孩子接受了急救治疗,脱离生命危险。
首创“家庭寄养”推向全国
2003年9月23日,怡怡(化名)被送到儿童福利院的时候,院方没有任何关于她的资料。工作人员根据她的发育状况,估计她大概有4个多月大。在福利院生活了几个月后,为了让她感受家庭的亲情,她来到了家庭寄养的王桃英妈妈身边。
短短半年时间,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弱智女孩,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了。更可喜的是,她的癫痫病再也没有发作。
为了让失去家庭的孩子们体味家的温暖,给这些残疾儿童营造家的感觉,教务科的老师们和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在全国首创了“类家庭寄养模式”,即由福利院招聘符合条件的“父母”,在福利院周边租房组建家庭,每个家庭由若干残障儿童和招聘来的“父母”组成,家庭的生活开支由福利院全部承担。这一做法,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民政部于2011年颁布的家庭寄养管理办法,也是参照了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模式。如今,该寄养模式已在全国推广,更多的孤残儿童享受到了家的温暖。从1994年至今,在福利院教务科妈妈们的不断探索下,已有1000多名孤儿受到过寄养家庭的照顾,孩子们身心也更加健康。
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该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十佳儿童福利机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涉外送养工作先进福利机构”以及省、市、区“巾帼文明岗”等光荣称号。
“爱是看不见的语言,爱是摸不到的感觉,爱是我们小小的心愿,希望你永远快乐平安……”离开福利院时,孩子们正在排练迎新春的节目,一首《让爱传出去》唱出了“妈妈”们的期望、唱出了孩子们的心声,悠扬的歌声在美丽的花园山上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