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蓝波湾学校性别平等教育美术融合课“我的劳动小围裙”
□ 中国妇女报记者 林志文 南储鑫
由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主办的“教育工作者社会性别意识培训班”12月22日~23日在广东中山举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广东省妇儿工委和中山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妇儿工委办公室同志共110余人参加培训。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积极促进将男女平等观念和要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观建设,与教育部门持续推动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努力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年-2020年)》关于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的目标任务。
专家授课:
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性别平等理念
为了更好地促进与会的教育工作者树立性别平等理念,增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行动自觉,与会专家、学者就教育工作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教授在授课中强调,教育是性别文化交锋的重要场域,要促进教育性别平等需要将性别平等理念纳入教育要素,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性别文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无差别对待,在教育内容上消除性别偏见。要提升教师性别意识,并努力创造性别友好型教学环境。要改变教师在评价方式、交流方式、教育期待、教育行为中的性别差异,强调教师在构建性别平等空间中的责任与作用,注重发挥学生在实现无性别歧视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强调无性别偏见的教学气氛与过程。
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主任李慧英教授从身边容易被忽视的性别平等事件入手,在借鉴瑞典、国内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教育工作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要树立正确的性别平等的理念,要探索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参与的性别教育课程,最终达到性别平等理念入脑入心的理想效果。李慧英教授建议,性别平等教育理念也应该纳入教师资格考试、列入教育课程内容标准之中。
经验交流:
各具特色的性别平等教育探索
中山模式是广东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培训班上,广东、黑龙江、上海分别介绍了各地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课堂的工作情况。
广东省妇儿工委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师资培训、经费扶持等层面有序推动性别平等教育试点。针对不同区域现实,分别选取了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中山市各类学校和粤西欠发达地区的茂名高州市农村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试点,通过分类指导,引导各试点在大纲制定、师资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全省中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积累了鲜活经验。
黑龙江把男女平等宣传教育“进中小学”作为重点目标,实行百分制目标考核,列入省人大执法检查。省教育厅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在校本课程中加入男女平等相关内容,让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两性平等和谐发展观念,在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得到普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已在全省13个市(地)全面铺开。
上海市在国策教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据介绍,杨浦区教育局以“性别教育”课程推广为切入点,制定了《杨浦区〈性别教育〉课程区域推广实施方案》,推进男女平等教育进校园。该区有计划、分步骤将《男孩女孩》性别教育课程在全区44所小学全面推广。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区域内已有60多所小学、4.1万多名小学生受益。
现场观摩:
性别平等教育的中山模式
“建议学校设置一些女生优先使用的体育场地,鼓励女生多参加运动。”“根据调查,女生使用厕所的时间是男生的1.5倍,建议学校应增加女生厕位。”
12月23日,广东中山市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该校五年级(5)班的同学正在上一堂特殊的性别平等教育实践课《从性别视角看校园》。该班级学生不久前启动一项调查,“运动设施”“功能场室”“公共厕所”“社团培训”“课题教学”“饭堂配餐”6个调查小组,分别从性别视角调查了校园资源运用中存在的性别差异。
当天,6个调查小组分别上台发布了调查结果并提出建议。校领导随后上台一一回应同学们的建议,当场承诺将设置一个女生优先使用的篮球场、将根据建议改进饭菜质量等,并接受学生们提交的调查报告。这堂别开生面的性别平等教育课,引起了所有参加培训者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
专题课、融合课、实践课三类课,是中山创造性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有效途径。2014年,中山市被确定为广东省性别平等教育试点。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八大示范性工程,率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指导体系,编写了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指导大纲和教师指南,打造“三课合一”教学模式,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各级各类学科课程,实现全覆盖。
实践行动:
让性别平等在教育中全面贯彻落实
针对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目标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表示,在中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学校应该系统地引导学生树立性别平等的价值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只有将性别平等理念内化为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外化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张国华强调,“教育部门在课程标准的研制、教材的审定等整个教育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妇儿工委对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领导、指导和支持,要注重借助妇儿工委的力量搞好性别平等教育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妇儿工委委员、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孙俊青告诉记者,通过培训她不仅进一步掌握男女平等的科学内涵,而且性别平等教育的中山模式也给她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回去后将积极协调、部署教育部门在内蒙古中小学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工作。
贵州省教师教育学校副教授王长中表示,他已经同与会的贵州省妇儿工委办专职副主任商量好行动计划,将在原有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融合此次学习的经验,通过召开研讨会整合当地的专家资源、做好项目设计,先行试点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的活动,确保性别平等教育在贵州落地生根。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易冰坦言,这次培训让自己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她回去后将争取教育部门更大的支持,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的性别平等教育方案,全面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能改变未来,希望通过我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一点一滴地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工作中落实好”。